苦口、药到病除、触手生春、着手成春、起死回生
一、苦口 [ kǔ kǒu ]
解释:引起苦的味觉。
二、药到病除 [ yào dào bìng chú ]
【解释】: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出自】:宋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译文】:药一服下病就好了,效果如战鼓一样。
三、触手生春 [ chù shǒu shēng chūn ]
【解释】: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出自】: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杜韩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力而触手生春:此仙与人之别也。”
【译文】:但是因为杜韩国与之比较,一个是用力免不了有痕迹,一个不用力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这位与人的区别。
四、着手成春 [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
【解释】: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出自】: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译文】:在生活中到处能发现诗,不需要挖空心思追寻,顺应情理写作,一着手就转成春天
五、起死回生 [ qǐ sǐ huí shēng ]
【解释】: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出自】:明·张岱《鲁云谷传》:“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肊见起死回生。”
【译文】:我不是能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只是太子未曾真死,我才能救活他。
苦口良药、如法泡制、如法炮制、岐黄之术、杏林春暖、悬壶济世。
1、苦口良药【kǔ kǒu liáng yào】
释义: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例句:《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2、如法泡制【rú fǎ pào zhì】
释义: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同“如法炮制”。
例句: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书又变成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
3、如法炮制【rú fǎ páo zhì】
释义:仿照成法,炮制药物,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炮制:用烘、炒等中药材制成中药。如:依照顺从, 按照。
例句:琦君《春酒》:“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了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
4、岐黄之术【qí huáng zhī shù】
释义: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
例句:岐黄之术又称岐黄医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
5、杏林春暖【xìng lín chūn nuǎn 】
释义:杏林春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指杏林春意盎然,用来赞扬医术高明。“杏林”也是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典出《太平广记》。
例句:这位医生真的是杏林春暖。
6、悬壶济世【xuán hú jì shì】
释义: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
例句:虽然记载这个传说有些神话传奇色彩,但是他二人的精湛医术令人赞佩,也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所以后人将行医爱称为悬壶,医生或诊所的贺词无一例外,都是悬壶济世,而悬挂的那个葫芦更成了中医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