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找一下粤教版初二下册政治复习提纲!急用!

粤教版初二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免费下载地址
2025-04-03 21:09: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第一单元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 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8、公民应该这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页)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在课本上划记,共6条) 11、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p17) 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d1)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二单元 1、什么是人格权?(p25)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2、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p25) (1)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2)精神性人格权 (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 ) 3、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 4、人格权的特点(p24、25) ①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 ③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 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 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 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7、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8、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10、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 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 11、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12、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13、什么是肖像权?(p40) 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14、肖像的表现方式有哪些?(p40) 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 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6、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p41) 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17、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 (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18、什么是姓名权?(p43)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p43) (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地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20、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p44) 21、隐私的含义(P46)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P46页) 22.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46、47页) (1).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23、隐私权的含义(P48)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4、隐私权的内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保密权 25、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p51-52) (1)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隐私权表现 26、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p53)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27、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p55)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法律保护的方式P55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要求精神赔偿等。

回答2: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积极适应社会 第九课 亲近社会 培养亲社会情感 一、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连。 1、我们要主动去 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 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 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 ,我们的社会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展现她的美好。 二、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悦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亲近社会的作用) 1、融入社会,可以祛除寂寞孤独,形成健全的人格 2、亲近社会,能使人乐观向上,展现生命之美 3、亲近社会,能,才能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奉献社会,才能进入人生的崇高境界。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一、亲近社会,首先要真切地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的 风云变幻,关注社会的潮起潮落 ,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 1`、当代青少年应自觉培养 关注社会的兴趣,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 2、不仅要关注 天下大事,也要关注 身边小事。 3、我们要看到 光明、美好是主要的, 阴暗、丑恶是次要的, 光明和美好最终会战胜阴暗与丑恶。 二、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 1、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切不可旁若无人,我行我素 2、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有形无形的界限,明示必须遵守的秩序,衡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3、对公共设施: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美化了环境 三、我们更要 热忱地服务于社会 1、服务社会,需要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 2、当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 心中总会震颤,总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3、我们在学生时代要积极参加 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第十课 学会选择 是非善恶有公论 一、具有 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1、人们便把分清是非善恶作为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 2、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社会力量,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现代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是:明辨是非,彰善瘅恶 二、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在不同的时代有 不同的标准 。 1、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是: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推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道德以 为人民服务 为核心,以 集体主义 为原则,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道德的含义: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确定是非善恶的界限,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明辨是非,扬善弃恶 一、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 明辨是非善恶,做正直的人 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要想做正直的人,就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善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1、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错误的事情 2、敢于对他人做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 3、如果做了错事,要敢于承担责任 4、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冲突,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指点迷津:明辨是非善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在是非善恶面前,承担压力并做出正确选择,本身是一种成熟;阻止作恶,而且智慧地阻止作恶,更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做人境界 第十一课 竞争与合作 竞争合作谋发展 一、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 1、在社会生活中,不同集体(团体)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 2、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 二、竞争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学校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要正确认识竞争。 1、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的活动形式 2、开发市场,打断垄断,引入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们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然之举 3、竞争既能产生积极作用,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要客观地看待竞争 二、竞争离不开合作,人们需要合作。合作不仅是 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 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 1、合作是一种集体活动 2、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合作 3、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的解决更离不开合作 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需要合作,合作可以提高竞争力。 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品质 一、我们要增强自己的 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 竞争能力才能 适应社会立足社会,迎接挑战 无论在社会生活还是在学校生活中,都既要勇于竞争,又不能 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 二、我们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 1、培养合作品质,需要从小做起。 2、集体性竞争有利于促进合作,我们要在集体性竞争中提高团结合作能力,培养合作品质 第十二课 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我的受教育权 一、人人都要受教育,人要终生受教育 教育的意义: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受教育权含义: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容侵犯。 1、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年人接受成人教育、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教育途径接受教育 2、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3、我国实行 九年义务 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含义;按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二、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为我们接受义务教育创造了条件,我们则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是指;国家、家庭、社会、学校和适龄儿童、少年都应尽的义务 我的经济权利 一、我们要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经济权利是 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财产所有权 是经济权利的重要内容。 1、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具体内容P49(指点迷津): 公民个人财产包括: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容许的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合法财产主要是指:财产取得的方式、方法、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国家通过多种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通过 民事法律手段保护是最普遍的做法,通过 刑事法律手段 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二、继承权 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通过 法定继承 和 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1、法定继承: (1)含义;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 (2)法定继承人范围:继承人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等P51 (3)法定继承人继承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遗产分配原则:一般应当均等,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 2、遗嘱继承: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人或数人继承的一种继承方式 3、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 三、智力成果权 1、含义: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2、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中学生要学会运用 法律武器 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第四单元 爱我中华 第十三课 腾飞的中华 幸福时代 美好生活 一、学校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 1、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2、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结识新朋友。。。。 二、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让人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2、逐渐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开始将手中的余钱用于各类投资 3、旅游,成了一种生活时尚 辉煌岁月 壮丽画卷 一、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1、商品、市场 2、基础设施 3、经济发展 (1)人均国民生活总值----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之一 (2)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交往与合作 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 民主政治、祖国统一、军事、外交等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 1、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加强 2、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越0日,我国政府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构想取得了巨大成功,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取得实质行进展 3、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为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劳动提高了坚强保证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发展与各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 文化、体育等事业 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2、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展开,竞技体育屡创佳绩,申办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国两制”:P67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