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水稻稻瘟病(谷粒瘟)。用三环唑、稻瘟灵(富士一号)、咪鲜胺、稻瘟酰胺、甲基硫菌灵、嘧菌酯、春雷霉素、异稻瘟净等进行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水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叶面喷洒一次咪鲜胺,或噻呋酰胺,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氟硅唑,或戊唑醇,或嘧菌酯等进行防治,效果很好。若己发生稻曲病,则可叶面喷洒咪鲜胺或铜高尚或噻菌铜等进行防治。
扩展资料:
三环唑具有较强的内吸性,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一般在喷洒后2小时稻株内吸收药量可达饱和。产品有20%和75%可湿性粉剂。
三环唑防病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在发病前使用,效果最好。采用喷雾法的具体操作为:防治苗瘟,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亩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喷雾;防治叶瘟及穗颈瘟,在叶瘟初发病时或孕穗末期至始穗期,亩用2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对水喷雾;穗颈瘟严重时,间隔10—14天再施药1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环唑
稻曲病的防治一直困扰着农民和农技人员,要彻底根治稻曲病必须走综合防治之路。
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
其次是合理施肥,增施P、K肥,改传统的施肥方法为平衡促进法,同时合理灌水,健生栽培,建立适群体、壮个体的高产群体;
第三是提倡适时施药预防,经研究表明,稻曲病的预防适期为破口前5-7天(即剑叶抽出至三分之一时)和破口期。
一般预防二次,第一次预防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200毫升,第二次预防可选用12%曲纹星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