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同一纬度海水比陆地更缓慢地升温或降温,而不

2025-04-29 07:13: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比热容的问题。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 /(kg·K) 或 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c=ΔE/mΔT(T末-T初)(中学教科书上是c=Q/m⊿t)
  ΔE为吸收的热量,中学的教科书里为Q;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放热)后温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ΔT写成Δt,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ΔT=Δ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学领域,还是使用⊿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