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酸化 仔猪早期断奶后,由于乳酸来源中断,而胃酸分泌仍较少,其消化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应对断奶仔猪饲料进行酸化处理。可在仔猪饮用水或饲料中添加1%~3%柠檬酸或乳酸,使饲料的pH值降低到5,也可在饲料中加入0.3%的胃蛋白酶制剂促进消化。
2. 打浆 将青绿多汁饲料用打浆机打成浆液,既便于猪采食和咀嚼,也有利于消化液与食物混合,从而减轻消化器官的紧张度,减少用于消化饲料的能量消耗,提高饲料利用率。
3. 粉碎 将籽实或秸杆用机械粉碎,便于猪的采食和消化,有利于消化液与食物混合,从而减少胃肠消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 青贮 青绿饲料经过切碎、青贮后,使饲料具有酸、香、多汁的特点,不仅适口性好,猪爱吃,而且所含的有机酸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5. 糖化 籽实类饲料含淀粉较多,经糖化处理可部分转化为麦芽糖,不仅可改善饲料适口性,且容易消化。经过糖化的饲料,其含糖量可提高8~12倍。具体做法是:将粉碎的精料装在桶或盆内,厚度20~30厘米,然后倒入2~2.5倍80~90℃的热水,充分搅拌成糊状。为了不使饲料温度迅速下降,可在饲料表层撒上一层厚5厘米的干料面,盖上木盖或塑料薄膜,使温度保持在55~60℃,经3小时糖化后饲喂。其贮存时间最好不超过10小时。饲喂时,将糖化的精料与青粗饲料混合使用,特别喂育肥猪效果最好。
6. 发酵 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软化粗纤维的质地,改善饲料的适口性。这是我国广大农村应用已久的一种加工调制方法。 取小苏打、甜酒曲、海硝粉、辣蓼各50克,六一散3袋、茶叶5克,贯众、山药、茯苓、陈皮各250克,葡萄糖500克,分别研末混匀,再加入5个鸡蛋清、6千克细米糠拌匀,加水调和至手握紧能成团,松手即散(含水量65%左右)时,装入桶或缸等容器中压紧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5~40℃。3天后,当料呈黄色并具有浓烈甜酒苹果芳香时,即成“药曲种”,敞开放阴凉处晾干备用。喂用时,按粗饲料粉40份、麦麸10份、骨粉和鱼粉各2份、玉米45份、复合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和维生素)1份的比例配料。每50千克配料中拌入“药曲种”150克,另加清水50千克调和,装入容器内经24小时发酵(温度与“药曲种”的相同),待产生浓烈甜酒苹果芳香味时,就可饲喂。每天喂4次,每次2~3千克,并在每次吃完后搭喂些青绿多汁饲料。用此种发酵饲料喂猪,猪喜吃肯长,皮毛光亮,只需45~60天就可将30千克的中等猪养至出栏。
7. 变糟 秕壳、树叶及秸秆粉等不易消化、口味差的粗纤维饲料,经变糟处理后,可变软变香,猪喜欢吃。方法是:先把原料放进缸或池内泡软,捞出后晾至手握料从指缝内能慢慢滴出水时上锅蒸。为使原料蒸透,最好在头天晚上开始蒸,待第2天再出锅。原料出锅后,待温度降到35℃左右时,每50千克蒸后的原料中加拌新鲜酒糟7.5~10千克或酒曲250克,拌匀,装入缸封闭。春、夏、秋季可不加温,冬季室内要加温,保持室温20℃左右为宜。经过7~10天,饲料即可变得清香可口。
8. 颗粒饲料 把饲料加工成颗粒状,是配合饲料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其突出优点是:能使猪吃到成分一致的饲料,避免专拣喜食的饲料;有利于运输、喂料、贮存及机械化;适口性好,采食时间短,可减少采食的能量消耗。
9. 使用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配合过程中,根据猪的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要加入适量添加剂,可平衡日粮中的营养成分,促进猪的生长和防止疾病。在畜禽基础日粮中,添加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驱虫保健药物等成分,不仅能完善日粮的全价性,而且对减少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明显的作用。
10. 合理配制日粮 猪是杂食动物,单靠一两种饲料很难把猪养好,而且是对饲料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在广辟饲料来源的基础上,按猪对多种营养的需要,进行饲料的合理搭配。
提高消化利用率的方法总的来说有两个措施:
(1)内因①肉鸭品种:好的品种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饲料使用量。
②适时出栏:肉鸭从出生到出栏,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消化力强弱不同,肉鸭成年后,采食量仍然很大,但是体重增长很慢,饲料消化利用率很低,因而选择适当的出栏时间很重要。(2)外因①抗营养因子作用:饲料中抗营养因子能够显著降低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甚至对肉鸭机体造成伤害,所以尽量减少抗营养因子含量。
②饲料的加工调制:应根据不同日龄肉鸭饲喂不同颗粒形状、硬度的饲料,并考虑适口性。
③环境因素:提供给肉鸭合适的温度、湿度、饮水等生存条件,使得鸭只处在最适状态,减少不利于生长发育的因素,能够显著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④饲喂方式: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或少喂勤添,并适当添加青绿饲料等适口性较强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