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盐酸和火碱是常见的两种强酸和强碱。同时,盐酸和氯化钠还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中和反应的一种典型。那么,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
【反应公式】: NAOH + HCI =NaCI+H20
如上图所示,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中,两类物质的比例都是1比1,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盐酸过量或者氢氧化钠过量的情况以及恰好反应,下面我们将来分析一下这几种情况的特点。
【实验物品】:氢氧化钠、盐酸、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胶头滴管
1.恰好反应的情况
实验现象:在试管中首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次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检测到此时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再者逐步向试管内加入盐酸,会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的蓝色正好褪去,并且逐渐恢复为原来的紫色。这个时候可以观察到生成了新的晶体。
2.氢氧化钠过量的情况
实验现象:在试管中首先加入盐酸溶液,用紫色石蕊试液检测可得,试液变红。再者逐步用胶头滴管加入氢氧化钠,一直保持添加。会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逐步改变,从原来的红色变成了紫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逐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慢慢变成了蓝色。同时也观察到了生成了新的晶体。
3.盐酸过量的情况
实验现象:向试管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次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检测到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此时再逐步地向试管内加入盐酸溶液,一直保持加入。随着盐酸试液的逐步加入,检测到紫色石蕊试剂逐渐变红,同时生成了新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