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备经此一战,也算是大伤筋骨,年老的身体也经不起折腾了,手底下的士兵们也是损失惨重,需要原地休养生息。
一方面,成都路途遥远,刘备当时的身体,经不起长途跋涉。另一方面,刘备也觉得无颜面对蜀中父老。所以,通知亲信大臣到白帝城托孤。
当时刘备已经病入膏肓,已经经不起舟车劳顿回到成都,而且他也觉得自己兵败之后无言回到成都见成都的父老兄弟。
刘备在夷陵被陆逊打败,为什么一直驻守白帝城,再也没回成都
其实说什么刘备无颜回成都和刘备病重赶不回去都不是关键,白帝城所在的永安才是重中之重,刘备镇守白帝城有很强的战略意义,是据守东吴的重要防线。
刘备当初依照诸葛亮的“隆中对”夺取益州,基本上就可以做到偏安一隅,只需要保护好汉中即可实现,而他若是真的想匡扶汉室,荆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可惜,陆逊的一把火,给本就岌岌可危的蜀汉又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丢失荆州已经是够倒霉的了,夷陵一战,蜀汉精锐丧失过半。吴蜀都还是明事理的,这个时候都各自退兵,不会让曹丕捡了便宜。
战败后的蜀国自然元气大损,东吴曹魏乘虚而入问题都不是很大,但想要攻入成都只有屈指可数的三条道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不过后来邓艾偷渡阴平的不在其内,那基本上除了邓艾没人会想到。而东吴此时若是有想法趁火打劫一番,想要伐蜀,还是当初刘备伐吴那条路,很大的结果就是刘备也来一套“火烧连营”,因为这条路狭隘窄小,军队唯有延山而行。
所以此时永安这个边界之处的战略演义逐渐凸显出来,守住永安可保证蜀吴战前的边界状态, 永安是哪里呢,永安即为白帝城,位于今日的三峡一带,如果三峡这个地方还叫不利于防守的话,恐怕全天下也找不到几处易守难攻之地了。首先为了不至于一番劳师新土未得,旧土复丧;其次,永安拥有天险,对下游来说易守难攻,本来已经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赤壁之战,经过夷陵之战一役,天平又开始倾斜,蜀国唯有好白帝城,才能使天平不至于过度倾斜,抵御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