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从哪里来?

2025-02-25 17:56: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每天都坚持写作,而且每天要写那么多的字数,写作素材从哪里来?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和个人的思考,现归纳如下:

素材来源

从生活中发现。生活是五彩斑斓的。生活应该是我们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地。我们的衣、食、住、行、健康状况、心情以及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每天都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写作素材,有大的,也有小的,关键是需要我们留心、留意去观察,就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无一不是作家们从他们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出来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活动,朋友、亲戚和甚至陌生人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只要我们能知道的,都可以变成我们的写作素材。如可以将个人每天所做、所思、所想等通过日记记录下来,既是在写作,也是在积累个人经历或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写作素材。

从工作中获取。一是工作本身就是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写,如工作计划、总结、各种方案、文案、报告、对工作方面的创新、建议,还有我们每天看到的文件、信息、通报等都可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二是工作中发生的各种与之相关的事情、工作推进情况、参加各种重要的活动(会议)、拜访客户或名人、参加培训、工作经验、工作教训等情况,在确保不泄密的情况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有的可以记入工作日记,有的可以记入个人成长日记,有的则可以写成新闻或信息稿投稿。

从阅读中积累。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渠道。这里所讲的阅读,既包括阅读书籍、报刊、网络(含各类网站、自媒体平台、即时通信工具)上的各种信息,也包括观看或收听电影、电视、广播、外界的宣传栏、宣传橱窗的内容等各种介质的信息。还包括自己或他人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甚至外出在街头看到的一句有创意的广告语、一条打动你的宣传标语等等也是我们可以积累的素材。

从思考中挖掘。把平时自己对工作、生活、社会各种问题的看法和想法,包括好的点子、有创意的想法等等,随时记录下来备用。也可以对一些具体问题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甚至可以请亲人、朋友、同事、同学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将思考所形成的东西或大家的发言记录下来。

如何积累

用心观察。用心才不会漏掉与你擦肩而过的素材,用心才能收集到你真正需要的素材,用心才会把你所收集到的素材用好用活,让素材库变成你写作的聚宝盆,让你思维敏捷,下笔如神。

坚持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多读多看,我们才会见多识广,我们肚里的墨水才会多起来。除了平时在家阅读外,还可不定期地去各级各类图书馆、书店、书摊浏览书报刊,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建档建库。要根据素材的介质、写作需求进行科学分类和保存,以便随时随地调阅和利用。素材分类,按介质可分为纸质、电子版、音频、视频、图片等类;然后再根据素材的内容进行细分,如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理财、保健养生、演讲与口才、写作等。每个人、每个时期的写作重点不一样,收集的素材分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吐故纳新。就是要对收集的素材及时进行整理。对那些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素材通过辨别后,该更新的要及时更新,该修改的要及时修改,该删除的要果断删除,不能让过时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溜进我们的文稿中,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错误或麻烦。

灵活运用。再好的素材,只有用了、用好了、用活了,才能真正发挥素材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我们收集素材的价值。要用好、用活素材,就必须经常与素材“见面”,熟悉素材,用起来才会轻车熟路,应用自如,恰到好处。

积累方式

记。就是用脑记、用笔记、用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进行文字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今的好记性更比不过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平时随身携带小本子,也可用手机上的记事本或专门的APP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或看到、听到的信息。

拍。拍照、拍视屏。充分利用手机、相机等的拍摄功能,快速地拍摄图片、视频,记录自己看到的现场、景观、或人物或物品。在外浏览书刊时,看到好的文章,摘抄来不及的,就直接用用手机拍摄下来,培训班老师讲课的PPT稿,不能拷贝时,也可用手机拍下,然后回家再学习。

录。录音。既可利用手机的录音功能,也可配备专门的录音工具,将别人的讲话、发言、或讲课录下来,然后回听。

复。复印、复制、拷贝。条件允许的话对一些纸质素材可以复印下来,对电子版的资料就拷贝下来,这样收集到的素材,更详细更全面,既便于长期保存,也方便查找。对报刊上的文章,条件允许的话也可采取剪贴方式收集。

整。就是及时整理。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收集积累的各种素材,纸质的、电子版的、图片的、音频的、视频的,都要及时进行分类整理,并载明源于何处,这样才便于以后查阅和利用。对积累的素材还要注意保管和保护好,纸质的要避免发霉、虫蛀;电子版资料要防病毒侵害等;临时提出或外借的资料要记得及时收回归位,防止丢失。

素材的积累,需要养成习惯,需要持之以恒,还需要最大化的利用,否则收集再多,也是一堆废纸或垃圾,要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