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情绪体验丰富多彩。
中学生处在心理未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情绪表现既有儿童时期留下的天真幼稚,又有成年期的深思熟虑。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社会性情感趋于丰富,积极的思索人生倾向。另一方面不同个体在情感发展、情绪表现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男女的情绪各有特点。
二、情绪的波动较大
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知识经验的累积,有的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情绪趋于稳定。但同成年人相比,中学生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激动时而平静,时而消极时而积极。学习成绩的优劣、同学关系的好坏等等,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
三、情绪的不稳定性
中学生对于情绪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常形于色,但又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情绪,学会了一些曲折的文饰的表达方式。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
四、情绪体验强烈并易冲动
中学生在外界刺激下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体验很容易产生冲动性行为,表现的感情用事,也表现得情绪易心境化。中学生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太多源于此。
(一)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
中学生精力充沛、生机勃勃,日渐成熟和强壮的身体,使他们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经常为自己青春的力量所鼓舞。同时,他们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因此,昂扬向上是中学生情绪体验的主旋律。
(二)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起伏波动较大,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也会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懊恼、垂头丧气,情绪在两端问有明显的跌宕。
(三)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一方面起伏多变、变化莫测,而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心理毕竟是在向成年人过渡,因此,也有其相对稳定和表面相对平和的一面,这就表现为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所谓心境化,就是情绪和情感的反应相对持久稳定,反应的时间明显延长,但这种延长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延续做出反应和 延长反应过程,从而出现情绪反应的心境化趋势。
(四)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在中学时期,情绪和情感内容的社会性不断地深刻化。随着他们智力和意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渐渐形成许多新观念和新观点,这与不断增长的高级社会的需要相联系,形成了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情感的稳定性发展,是说中学生的情绪尽管具有两极性,易冲动和爆发,但还是逐 渐趋于稳定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