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滴血认亲有科学依据吗

2025-04-14 01:08: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没有。

在电视里经常都会有滴血认亲的桥段,但是所谓的滴血认亲可不是子虚乌有的,在历史上最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那时的人们对滴血认亲这一说法从未有过质疑,可以说滴血认亲在古代就是最权威的亲子鉴定。

剧情:倩娘的丈夫被人杀死。宋慈查出真相,倩娘的父亲和魁就是元凶,原来和魁并不是倩娘的亲生父亲。在公堂上,宋慈找来倩娘亲生父亲的骸骨,以滴骨法检验。倩娘刺破手指,指血很快渗入骸骨中,确认倩娘与死者有血缘关系。详细内容见大宋提刑官第一部第16集。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没有科学依据。无论是不是有血缘关系,血液滴在骨骼上都会渗入。古代的滴血认亲是传说。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认定还只能通过DNA鉴定。

/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31cf1032d839b6003af3b32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31cf1032d839b6003af3b32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31cf1032d839b6003af3b326"/>

扩展资料: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

滴骨验亲和合血法,按现代法医学理论分析,都缺乏科学依据。骨骼无论保存在露天地,还是埋藏在泥土中,经过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

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层常腐蚀发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而如果骨骼未干枯,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对于活体,如果将几个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不久都会凝合为一,不必尽系骨肉至亲。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BB%B4%E8%A1%80%E8%AE%A4%E4%BA%B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滴血认亲">百度百科-滴血认亲

回答2:

血认亲

在一些武侠小说和电视剧里,常提到一种检验是否有亲生父子关系的方法,好象叫“滴血认亲”,这种方法有科学道理吗?
这种古法的滴血认亲在现代医学角度说是不科学的。
古代讲的滴血认亲,就是小孩的血跟大人的血如能够溶在一块,就是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据了解,我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面就记载了古老的亲子认定办法,进入现代社会,滴血认亲这个老办法肯定用不上了。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在这种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回答3: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在这种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