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长学制:中等普通学校由十年改为十一年,为使青少年从15至16岁起就要参加公益劳动,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由七年改为八年,叫做不完全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延长的时间主要用于生产教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就业。实施八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以代替过去的七年普及义务教育。
2、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通教育水平,把职业训练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因为现代生产需要高度熟练的工人,要求工人具有较宽的专业面,掌握几种相近的职业,并且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劳动条件,能创造性地劳动。
3、改变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高校招生优先录取有实际工龄的青年,后来又规定高校主要招收有二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不得超过20%,废除获得金质奖章的中学毕业生免试升学的规定。
4、进行儿童提前入学的试验,为六岁儿童开设小学预备班。为了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加强年轻一代的教育,多年来苏联一直在探讨关于六岁儿童入学问题。
扩展资料: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1984年颁布的《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普通教育和职业学校改革的目的在于把学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与苏联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和需要相适应。
其强调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彻底改善普通学校的劳动教育、教学和职业定向工作。1987年,《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公布,这个文件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和保证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使之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国家社会经济对教育的要求。
二十世纪50—80年代法国初中等教育体制改革述论张丽法国直到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仍沿用19世纪确立起来的教育体制。初中等教育完全脱离,相互之间毫无关系,实行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