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和《孙权劝学》的含义正好是一个对比,《伤仲永》里说的是天才少年仲永最后没落的故事,说明的是先天的天赋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最终还是 “泯然众人矣”;而《孙权劝学》则通过昔日一介武夫的吕蒙最终通过学习成为吴国首席谋士的故事告诉我们,先天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
方仲永是“不使学”,吕蒙是“就学”。方仲永是父亲不让学,吕蒙是孙权劝学的。方仲永是想学也学不了,是因为那个贪钱的父亲。吕蒙是不想学也得学,为了国家,为了吴国。方仲永是先天有余而后天不足,而吕蒙是先天不足但有后天教育,说明光有天资是不够的,还要有后天的教育。吕蒙没有天资,但他有后天的学习,所以才没有成为“吴下阿蒙”。方仲永虽然有天资,但没有后天教育,所以到最后才会“泯然众人矣”
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仲永幼时不学,学无所成
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而且才略进步惊人;方仲永聪明过人,其父“不始学”而“泯然众人”。这一正一反: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幼年不学,毫无所成,可见学习是多么重要啊
很高兴能帮你,老师讲过此问题:
最重要的2点:一个先天有才,一个并不是神童;
一个没接收后天教育,一个听从劝告读书学习
补充:前面几楼说成人和儿童是不对的,活到老学到老,与年龄无关。
仲永与吕蒙相比,前者是儿童、后者是成人;前者“不受于人”,最终“泯然众人”。后人先也不学习,后来接受孙权的劝诫,成为一代名将。(学习对儿童和成人都很重要)
仲永父亲与孙权相比,前者是长者,后者是领导者;前者“利其然,不使学”,后者循循善诱,耐心劝学。(周围环境对人学习的影响)
邑人与鲁肃相比,邑人也是爱才,但“稍稍宾客其父”和“以钱币乞之”的做法,客观上导致了仲永父亲的“不使学”。鲁肃敬才爱才,与吕蒙结为朋友,互学互助。(周围环境对人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