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单工程量钢筋计算规则,,钢筋计量规则为:按图示工程量计算,什么是"图示"工程量?我项目钢筋算量原则出现意见分析,A方认为钢筋计量必须计算钢筋的搭接、锚固及损耗,我认为综合单价里已经包含了搭接、锚固、损耗对造价的影响,故在计量时只需计算设计长度即可,但A方请教了诸多工程造价专业人士,均说需要考虑搭接及锚固等,虽矛盾突出却没有改变我的见解:清单在组价过程中要考虑搭接、锚固及损耗,但一旦单价出炉,在工程实际计量中就不需要考虑这些了,只需计算钢筋纯长度即可,A方可能将工程预算和工程计量混为一谈,而此点也正是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区别所在,因不想加强矛盾,我对此采取回避态度,不做争辩。后来项目部另购神机妙算四维算量软件,经询问软件出售方专业人员,其回答为,本软件在计算过程中会自动计算搭接、锚固等,一时间我又迷惑了,如果我的理解是对的,神机妙算全国有名,它在设计程序里面考虑这些的,那我岂不是不能用这个软件计算的钢筋工程量作为钢筋计量的数据?请教达人见解!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