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什么已有了回乡之便,却又不肯返回祖国大陆?海内外媒体对此议论纷纭。香港《信报》记者以专访的方式发表了一篇题为《张学良动向:先回台湾再作道理》的文章,其中说:“张学良以他的行动证明他为人重义,舍弃了从美国径赴大陆,早日了却扫祭亡父墓庐,并一偿半个世纪多渴望亲睹家乡面貌的愿望。……据接近少帅的人士透露,他这次在纽约与吕正操见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次中共派吕正操到美参加为张祝寿,与张接触,可谓高招。在吕正操向少帅表示大陆的人特别是东北家乡的人都热切欢迎少帅早日回去看看时,张学良心有难处地委婉谢绝了。他在纽约三个月的停留期间,外界(包括美国方面)都在注视他在中国统一、两岸和谈中会扮演什么角色。可以看出,在纽约方面,美华协会发起为他隆重庆寿以前,他是避谈统一的,即使接受记者访问,也只谈东北军旧事。直到6月3日庆寿以后,公开露了面,而且与中共人士晤见。在6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能够替国家统一做什么贡献时,张学良微笑了一下说:‘我现在是闲云野鹤,我真能有什么贡献吗?我还是那么说,只要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事,我都愿意去做。’张学良还告诉国民党:‘不要怕和共产党谈。’……”
正是由于张学良在第一次访美后并没如愿返回他毕生翘首的祖国大陆,特别是事隔一年以后,当张学良再次离开台湾去夏威夷做永久性定居以后,各种有关他为什么在晚年不回大陆的传说和猜测,就有几个不同版本在海内外的媒体上炒作。
是因生病不回大陆吗
媒体认定的第一个理由是:张氏夫妇系因生病而失去了回大陆探亲的机会。
不错,张学良在晚年确曾染患过多种疾病。从1936年被蒋介石幽禁时起,直到1990年真正获得了人身自由,漫长的岁月里张学良先后得过几次重病:1944年抗战期间,张学良曾在贵阳得过当时极为难以医治的盲肠炎(即现在看来只是小手术的阑尾炎),后经手术治疗,终于痊愈;第二次是1954年在台湾高雄,张学良患突发性咯血,病情危重,后经抢救得以脱险;第三次是1964年的肠胃综合症,入台北荣民总医院治疗近半年,初时怀疑是肠癌,后经复查乃一般痢疾,不久即愈;第四次是1993年10月25日深夜张学良忽然头疼难忍,猝然晕倒,被家人急送到荣民总医院进行抢救。经主治医师赖继有等人的连夜抢救,认定张学良患有急性脑血肿,起因是张氏的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由于病发突然,所以在他颅内已经造成了弥漫性血肿,病情相当危急。这是张学良晚年患染的最严重疾病。当时的张学良已届93岁高龄,年龄较大,病情较危,且病变出现在颅脑的要害部位,因此荣民总医院感到抢救的希望不大。谁也没有想到,经过几天的紧急抢救,张学良竟然奇迹般地得以生还,这在台湾脑外科不能说不是一个绝无仅有的特例。张学良非但没有因为年纪过大而形成脑疝或死亡性休克,而且竟然在入院一个月后即得以康复出院,又像常人一样在院落里散步了!显而易见,他决非因为这场突发疾病而改变了回大陆探亲的初衷。
1993年,当大陆和东南亚地区的媒介纷纷发文猜测张学良为什么不回祖国大陆时,海外报刊的主要关注焦点大多在张学良是“因病”不能实现夙愿上。其中一家有影响的华文报纸说:“近几年来,张学良要返回东北老家探亲的消息不少,然而,物换星移,时间流淌,至今仍未见张学良踏上回大陆的归途。有的估计:张学良毕竟是年至93岁高龄的耋耄,可能身体欠佳,行动不便。有的猜测:张学良有过不参与政治的表示,可能是避政治之嫌,一再推迟赴大陆的行程。但是事实上这几种猜测都缺少根据。”
据当时刚刚赴台湾面拜张学良的东北大学校长蒋仲乐先生说:“张学良仍然很想回大陆看看,尤其是对东北老家总是一往情深。但他近期不能回大陆,其中之原因,既不是有人说的身体欠佳,也不是有人猜测的张学良有意回避政治的顾虑。最主要的原因是,跟随他60多年的夫人赵一荻有病在身。总不能在夫人患病的时候自己一人去大陆吧。此乃人之常情。张学良与赵女士相濡以沫一生,形影不离。张学良想回大陆看看,肯定是希望偕夫人一起起程。”蒋仲乐在台湾还听说张学良准备陪夫人到美国加州和夏威夷去治疗和疗养,那里一些条件要比台湾好些。至于张学良什么时候回大陆,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是很难有肯定的时间表的。
自然,另一种说法也难以成立,那就是日本记者野川在张学良第一次访美回台后不久在日本《读卖新闻》上撰文所说的“张学良有机会回大陆而不能回的原因,是他在美国纽约期间,被医生查出左脚生了数枚阻碍他行走的骨刺”。
事实上,张学良脚生骨刺也确有其事,但不是在美国查出,而是1992年1月张学良回台后到荣民总医院治疗感冒时查出的。当时,医生发现在他的右脚(而不是野川所说的左脚)小趾骨上生出了两个小小的骨刺。他们认为这两枚骨刺虽小,但必须马上采取控制性治疗,不然会发展到影响步行走路。后来,张学良在台湾一边治疗,一边从北投旧宅搬到台北天母的一幢住宅楼里,以电梯上下代步,
是被蒋介石放逐到美国的。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又不能回大陆
后悔,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