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立案后多久执行

2025-04-02 05:39: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法律对于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的时间没有具体规定。但是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扩展资料: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六、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执行措施。   

七、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八、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九、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参考资料:中国人大网-民事诉讼法

回答2:

回答3:

执行,是个程序问题。从你申请执行,法院立案开始,案件就进入执行程序了。至于说多长时间开始执行,法院从立案到给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就已经开始执行了。但是,执行结案的时间就很难有个准确的标准了。这受到被执行人是否好找,以及被执行人是否有履行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多长时间能执行结案就没有准确时间了。

回答4:

你好,执行有一定的时间程序,不是说几天利益执行完结的,需要看被执行是否有资产,法院一般受理后要先从立案庭移送到执行局,执行局要分案,分到承办法官后,要先初查(查银行、土地、房产),给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需要时间的。一般是六个月的执行期限,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有其他的特殊情况,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还可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时,或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时,你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