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配时规定不能超过2%,详见《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第6章。规定,混凝土表观密度(即容重)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方可确定为配合比。实际生产时,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第7.4条,对计量偏差进行了规定。如按最大偏差,总的误差应在±2%范围内。同时第8.3条规定,“预拌混凝土供货量应以运输车的发货总量计算。如需要以工程实际量(不扣除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所占体积)进行复核时,其误差应不超过±2%。”(此即所谓的结算损失)所以你可以按±2%进行控制。
6、表观密度试验
6.0.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即表观密度)
6.0.2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容量筒:金属制成的圆筒,两旁装有提手。对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拌合物采用容积为5L的容量筒,其内径与高均为186±2mm,筒壁厚为3mm;骨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时,容量的内径与内高均应大于骨料粒的4倍。容量筒上缘及内壁应光滑平整,顶面与底面应平行并与圆柱体的轴垂直。
容量筒容积应矛以标定,标定方法可采用一块能覆盖住容量筒顶面和玻璃板,先称出玻璃板和空桶的质量,然后向容量筒中灌入清水,当水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盖严,应注意使玻璃板下不带入任何气泡;然后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将容量筒连同玻璃板放在台称上称其质量;两次质量之差(kg)即为容量筒的容积L;
2、台称:称量50kg,感量50g
3、振动台:应符合《混凝土试验室用振动台》JG/T3020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4、捣棒:应符合规程第3.1.2条的规定。
6.0.3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壁擦干净,称出容量筒质量,精确至50g;
2、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应根据拌合物的稠度而定。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动台振实为宜;大于70mm的用捣棒捣实为宜。采用捣棒捣实时,应根据容量筒的大小决定分层与插捣次数;用5L容量筒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每层的插捣次数应为25次,用大于5L的容量筒时,每混凝土的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应按每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各次插捣应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棒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采用振动台振实时,应一次将混凝土拌合物灌到高出容量筒口。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动过程中如混凝土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表面出浆为止。
3、用刮刀将筒口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50g。
6.0.4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的计算应按下式计算:
Rh=(W2-W1)/V)*1000
式中Rh-------表观密度(kg/m3)
W2----- 容量筒质量(kg)
W1-----容量筒和试样质量(kg)
V-----容量筒容量积(L)
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至10kg/m3
普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在2350至2450(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