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和出让有什么区别?

2025-04-02 11:15: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土地使用权定义

土地出让的定义:出让土地是我国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以后出现的供地方式,用地人缴纳土地出让金,获得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要注意有使用年限)。

划拨土地是原来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以前的供地方式,有偿使用以后的基础设施、公共建筑也是划拨土地。

划拨和出让是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两种方式。

2.出让划拨的区别

划拨土地没有使用年限,但不能抵押、转让、出租,在转让的时候需要报国土资源局同意后,再补缴土地出让金才能获得出让土地。

出让土地有使用年限,但可以自由的转让、抵押、出租,转让的时候随时可以办理,不需要国土资源局同意。

希望以上回复能够帮助到您!

回答2:

房产证上的“出让”和“划拨”,到底有啥区别?

回答3:

先讲一下定义吧!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的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区别:划拨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也不用像出让那样要付出代价或付出很少的代价(出让金)!对于楼上所说的出让的期限,可以在这儿作进一步的详说,一般出让的期限是:“居七商四其他五”居住用地70年,商业、旅游、娱乐等40年,其他的什么工业用地等都为50年。当然,划拨就不分这些了!
其实,划拨的范围很特殊的,它一般是用来给国家或大众服务的。像: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公共设施等!它不像出让那么广泛!
恩!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_^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