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化学成分特征

2025-04-01 00:52: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海洋是地球水圈的主体,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是全球性水循环的起点和归宿,也是各大陆岩石风化产物最终的聚集场所。海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壳形成的初期。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漫长的岁月里,大量的生命活动改变着海水的某些化学成分。海水的化学成分与江河湖泊等地表水是截然不同的。除了近岸海域以外,大洋海水的盐度,在空间上相当均匀,在时间上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大洋的环流及对流作用,使大洋水得到充分混合。

海水组份的变化主要是由生物活动引起的。生物将表层海水中某些元素(P、N、Ca等)吸收、转移到生物体内,生物遗体成为有机颗粒向深海沉降,并将这些元素释放到海水中去,这样便产生了生物活性元素自表层向深海的富集。

海水的化学成分处于稳定状态。河流不断地把各种盐分送入海洋,每年入海的溶质径流至少有50亿吨。同时,海水也不断把各种元素转移到沉积物中去。近百年来海洋调查的结果,可以认为各种元素输入海洋的速率基本上等于从海水中输出的速率。

(一)海水中的无机物

海水中溶解的无机物质大致可分为:(1)主要离子:按其含量顺序为Cl-、Na+

还有

其含量见表4-5,其总量占了海水溶解物质的绝大部分,即99.96%左右。(2)少量物质:指那些浓度在10-6—10-4mol·L-1的化合物,如Sr2+、O2、SiO2、F-、含氮化合物、Ar、Li、磷酸化合物、I-等。(3)微量元素:其浓度低于10-60mol·L-1,其中包括周期表中几乎其余的所有元素。以各种化合物形态存在,含量大多在μg·L-1数量级,这些微量物质的浓度变化幅度大,而且难以精确测定,但它对生物圈及环境的影响很大。

表4-5 海水的平均化学成分(mg·L-1)(据沈照理等《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海水的含盐量在不同地区不同深度可能有些变化,但大致在34—36g.L-1范围内,而各离子间的比例关系却相当稳定,只有

变化较大。

海水的pH值在表层为8.1—8.3,属于弱碱性,在深处可下降到7.8。海水中主要离子含量的固定次序是:

这与一般河水的成分恰好相反。海水的平均化学成分为:

为Cl—Na水。

(二)海水中的有机物

海水中含有溶解的和悬浮的有机物,一般有机碳的含量在0.2—2.7mg·L-1。有机物的来源几乎完全是海生生物,当它们活着或死亡以后,都往水中释放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缩氨酸等。海洋中有机物产生率要比河流中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