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公告称,2020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环比上升6.3%,同比增加6.5%,连续25个月位于警戒线之上。
疫情对1月销量影响有限
受春节假期影响,1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春节回乡返程高峰、客流下降、市场需求减少等因素,叠加2019年12月营销活动透支市场、大部分消费者外出旅游或探亲,部分居民节后购车放缓等,新车成交量进一步下降。
流通协会认为,虽然1月下旬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疫情爆发,但彼时正处于春节假期,也是汽车销售传统的真空期,因此对1月整体汽车销售影响有限。
从分指数看,1月库存指数为46.5%,较12月环比下降约20%,市场需求为31.6%,与12月几乎持平。然而,由于平均日销量、从业人员、经营状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导致1月库存指数处于高位。
分品牌类型指数上,2020年1月进口&豪华品牌指数、主流合资品牌指数环比上升明显,分别为62.6%和67.6%,均增长6%以上,自主品牌指数较上月下降,从去年12月的61.7%下降至50.1%。
经销商预计2月销量同比下滑50%以上
节后,协会组织的关于疫情影响的快速调查显示,由于大部分省份延期开工,疫情对2月份市场影响较大,经销商普遍认为2月份销量同比下滑50%以上,环比下滑幅度更多。如果2月10日大部分省份开工时间不再后延,预计1-2月份汽车销量累计同比下滑20%左右。
目前的消息是,整车生产方面,丰田在中国的4个工厂将复工时间再次推迟到2月17日以后,具体复工日期还要视零部件采购和物流状况综合判断。此外,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华晨宝马等也将复工日期暂时推迟到2月17日。还有消息称,本田在武汉的3个工厂复工日期至少要到2月底。
部分车企还将推迟交付时间。其中,理想汽车表示,针对于原预计交付时间为2月份、3月份的用户,理想ONE的生产及交付会努力将延期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以内。
销售端,一汽-大众捷亚泰集团总经理谷亚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运营状态“非常危急”。虽然今日(2月10日)已经复工,但对于复工后的工作安排和具体流程并无详细规划,“即便员工全面复工,也没有客户去店里。只能走一步,说一步。”
当车企以往最倚重的经销商难以获客,线上看车甚至购车的方式毫无意外地被提上日程。
捷亚泰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有经销商工作人员告诉车市睿见,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把重点放在线上营销上,借助品牌官网、垂直网站或电商平台,完成潜在消费者的获客。待疫情结束后,再进一步推进销售等服务。
整车生产企业方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瑞峰表示,长城汽车已经加速开展线上销售服务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将现有销售模式进行升级,以应对变化,着力争取后续的新购车用户。
一汽奔腾虽然取消了奔腾T77 1.5T车型的线下发布活动,但已经将VR展厅和VR看车数据入口提升至官网一级目录,方便消费者更便捷的了解新车信息。
蔚来汽车则通过直播等社交平台,线上保持与消费者的交流沟通。
合众还推出了盲购,七天无理由退车活动,5分钟线上看车、2小时上门交车、0风险退车,帮助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以购车。
汽车销售和互联网的结合不是新鲜事物,但与其他商品相比,网上购车之所以一直未有突破,还是与其大宗消费品的属性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息息相关。目前,显然科技手段无法解决这些痛点。
至于未来,整车企业本身的转型,以及与互联网公司的跨界合作当然是趋势。因此业内人士也分析,不排除此次疫情之后,会有新的汽车消费模式脱颖而出并实现落地。
着眼于当下,有不少经销商做工人员对车市睿见表示,他们更希望品牌厂商给终端经销商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比如以销定采、降低销售任务、出台金融政策、延后资金支付,等等。
据车市睿见统计,目前已经有沃尔沃汽车、长城汽车、一汽-大众奥迪、捷豹路虎、北京品牌、东风悦达起亚、比亚迪、东风雪铁龙等20多家车企公布了为经销商“减压”的措施,全面助力经销商恢复信心。
而对于全年的车市走势,波士顿咨询公司分析师此前表示,虽然市场下行态势仍将持续两年左右,恢复增长前还将下探约4%。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引擎就此熄火。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对车市睿见表示,这次疫情对刚刚回暖的车市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前期判断的2020年总体增速1%的判断有一定压力。但危中有机,中国家庭私车消费基数低,潜力大,行业会克服困难,更多的挖掘车市机遇,推动车市2020年前低中高后强的走势依然有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