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我们最喜欢的武将当属蜀汉的五虎上将了,而除去吕布,大家也都认为,五虎上将的武力排名都在前几位,整体来看,蜀汉猛将的武力排名是高于曹魏的猛将的,但是其实在曹魏,除了典韦和许褚,还有一人武力值也是超高,一直被大家低估了。
这个人就是曹魏猛将夏侯惇,在演义中,由于他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所以后期很少出现在战场上,但是他也和赵云有过交手。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时,是赵云将夏侯惇一步一步的引入伏击圈,从战场描写来看,赵云应对夏侯惇时,尚有余力,基本可以推测,此时的夏侯惇武力是弱于赵云的。
演义原文:赵云出马。惇骂曰:“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云大怒,纵马来战。两马相交,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夏侯惇从后追赶。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
大家都知道,瞎了一只眼睛对一个人的判断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武将的水平发挥。那么,问题来了,此时瞎了一只眼的夏侯惇,打不赢赵云,那么如果他眼睛不瞎,和巅峰时期的赵云单挑,谁胜谁负呢?
夏侯惇战吕布
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不怎么出名,大家不怎么认识他,是因为他出场早,后期出场则略少。但是他的战绩还是值得一看的。
夏侯惇曾两次单独对战吕布
第一次的时候,是曹操起兵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都不敢上前,只有曹操率军前去追击。然而,急于追击的曹操却中了埋伏,陷入包围之中。夏侯惇出马和吕布单挑,结果被吕布打败,此时夏侯惇才初上战场,没什么战斗经验,而且面对超一流高手吕布,失败也很正常,要知道关羽和张飞联手都不一定能打得赢吕布。
濮阳之战,曹操率军偷袭吕布的营寨,结果被吕布的军队给包围了。幸好典韦拼命死战,才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把曹操给救出来。然而就在曹军回营途中,吕布突然从后面追杀过来,此时曹军已经是人困马乏,无力再战,大家面面相觑,想要再次将曹操扔下,各自逃生。关键时刻,宗亲大将夏侯惇引军杀出,挡住吕布,救出了曹操。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两军对战和现实中有点不一样,按演义中的设定,交战双方主将总是要单打独斗一下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此次夏侯惇拦截吕布,肯定也打过一场的。那么战况如何呢?演义中原文是这样说的:
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大家看到了吧,不像第一次和吕布作战,夏侯惇很快被击败,这一次他和吕布打到了黄昏时分,因为下大雨,两军才各自回军的。吕布是多么骄傲、武力多么强悍的一个人大家是知道的,夏侯惇竟然能和吕布打这么久,还保持不败,足以证明夏侯惇的战力已经达到了一流水平,或许可以说是超一流水平。
夏侯惇战关羽
后来夏侯惇和吕布手下大将高顺作战,四五十回合击败高顺。如果大家看过书,仔细分析就知道高顺作为吕布手下大将,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他的实力是很强的,和张辽是一个水平的。而关羽曾对张飞说过,张辽的武力不在他二人之下,可以推测出夏侯惇的武力水平也是超一流水平。
但是在夏侯惇追击高顺途中,被吕布手下另一员大将曹性给射瞎了左眼,而夏侯惇的反应呢?直接拔下箭支,生吃左眼,更是忍痛上前,斩杀了曹性。这么多么恐怖的画面,更让人惊叹的是,眼睛被射瞎,实力大减的情况下,还斩杀了大将曹性!
夏侯惇眼瞎后,没有像之前那样频繁出现在战场上了,但是他仍然和关羽有过两次作战。
第一次,夏侯惇率军引诱关羽出城,且战且退。后来关羽发现事情不对,想要回城,拼死打退了徐晃和许褚的拦截。但是,当他碰上夏侯惇时,却无法前进一步。关羽和夏侯惇一直打到晚上,都未能前进,能把关羽逼成这样,可以想象夏侯惇的实力,此时,他已经瞎了一只眼睛。
演义原文: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
关羽能够击退徐晃和许褚的联手,却无法击退夏侯惇,大家可以猜想一下夏侯惇的实力有多高。
关羽和夏侯惇的第二次交战,是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夏侯惇见关羽不知好歹,想要捉拿关羽。此时,关羽已经有了赤兔马加成,夏侯惇也知道关羽斩了颜良文丑,但是他丝毫不惧,挺抢作战,这次两人也未能分出胜负,后来是曹操派张辽带来书信,才最终解围。面对全盛时期的关羽,丝毫不惧,还能动手不败,瞎眼的夏侯惇也是不可小觑啊。
夏侯惇战赵云
由于夏侯惇没有和赵云堂堂正正对战过,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其他人的作战来分析。夏侯惇在失去左眼后能够战平关羽。而关羽和赵云,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赵云诈败引诱夏侯惇时,表现出的实力又是强于夏侯惇,那么,可以说瞎眼的夏侯惇其实只是稍微弱于赵云。
而没瞎眼的夏侯惇,能和吕布战至黄昏,水平至少也是超一流。上一个能和吕布打这么久的,得是张飞了吧,张飞在徐州时和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绝对是夏侯惇赢,因赵云不过是个牙门将,就算在三国演义里被夸大,也没把他写成能战胜夏侯惇,在新野之战中,也就不必动用这么庞大的阵容、甚至用惨无人道的火攻来对付夏侯惇了。何况夏侯惇能生擒关羽,赵云尚远不及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