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出了这么多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房价都还一如既往的涨呢?

2025-04-28 11:45:32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
  短期影响因政策误导后就很难说,但国家不解决保障房的供求矛盾,国家每出台一个政策调控,就变相抬高一次成本,越抬越高,最后老百姓去买单。所以长期一直看涨。

  国家新政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是要求房价继续上涨,但不要涨得太快。房价下跌不符合国家新的政策,新政本来就是不需房价下跌,但需和谐的温和上涨。

  有人去市场花100大洋买了一只小猪认养10年,1年后长成可以卖1000大洋的大猪,有一社团组织告诉你这猪的增值部份你1文钱不能拿,每年还要再征收你把猪养大了的养猪增值税100大洋。就是这种税,请问你认为应采用何种形式征收?呵呵。社团组织对猪的打压的政策就是明白告诉要抢劫,有本事你就别去买猪,看猪价会不会下跌。但猪涉及民生问题,有很多人需要买来吃或养,社团组织如果从源头上解决有大量的小猪、大猪的供求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社团组织是否愿这么干?而不是单一去研究下一步如何抢劫的办法。否则抢劫一次,猪价的成本被抬高一次。

  增值不是房增值,房是每年都要折旧,增值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而持续增值的。

  在国外因土地增值要收地产税(房产税、物业税,什么名称不重要),国外土地是私有化的业主拥有所有权,业主自己的土地增值了,国外的业主非常高兴,当然愿意交地产税。中国也准备征税,但问题是房是每年都在折旧跌价,中国的土地全部都是国家所有的,老百姓仅仅只有使用权而已。但土地又是持续增值,增值部份也是国家的土地增值,问题是增值部份的物业税应该向谁征税?政府找政府征收?不可能。去找老百姓征收,但老百姓的房在折旧贬值,转而只有转嫁去抬高房的价格,造成房价爆涨。

回答2:

因为政府只是出了政策~

没有补贴给房地产商~

所以没人鸟政府~

回答3:

房价捆绑了政府官员,银行~~~
地方政府业绩是GDP,还有什么比房事更能体现GDP的呢?
官员的业绩就是在任期间的GDP,还有什么有房事更简便,更能操作,作弊的呢?
官员受贿要想合法化,还有什么比房事更合适的呢?
银行要想赢利,多点回扣,还有什么比房事更能勾起老百姓贷款欲望的呢?

招商引资不易,发展经济同时避免杀鸡取卵更是不易,好不容易弄了个大项目,投资了,收益却在下一任的身上,官员啊,海瑞式的少了~~~

见效快,风险小,操作高,这个就是房价飞涨的原因。

弊端:

经济的发展不是以少数人的意志来改变固有规律的。房价的畸形发展(政府、银行保驾护航),最终会对经济刚性结构造成破坏性的打击。而任何规律,不论是物理还是经济,其本质的必然要求减小任何一种对原本体系的发展要求。简单点就算,经济会自我修复。不论是经济危机,还是经济繁荣过剩,都是不符合经济体系健康性的体现。 涉及到房事,在这种房价涨上天,泡沫能引爆地球的时候,一般的规律就是房事的崩溃,这个在国外已经有了必然性的结论,也变有了房价和收入比率的5的临界点。哈,大家看看中国的房价和收入的比率,30都不止咯。为虾米?不论是欧美还是日韩,政府的构架基本上都是资本为主,而我们伟大的母亲是官本位的,体现在“领导强调,领导做出重要指示,领导关注”等一系列上,这个就从跟不上否定了规律、和规定的必要性。这样地结果就是,过度的认为干预,超出了经济本身内在平衡性的力量极限,结果大家就看到了房事的飞涨,叹为观止。 可悲的是,矛盾可以掩盖,但是不可能消失,房事对经济的破坏性,在自身不能满足平衡时,就会向外部延伸,发展,直到最终经济体系的取得平衡。具体外部特征就是,整个经济会向房事看齐,以被动的达到经济数额上的统一,注意是被动,一会详解。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各种物价的飞涨,相信大家在买菜,买米,坐车,甚至买卫生纸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这种涨幅。这种现象可持续到房事和其他经济体现物相协调的地步。最好的预期就是房事把其他经济也拽到了大家都批满泡沫,谁都不要说谁,笑话谁的地步。但这时不可能的。因为这个过程是被动的,充满阵痛的,矛盾的,群众会狠狠骂街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收入是最后被房事拉上泡沫轨道的。理想状态下,房价1000W,群众收入被拉高到100W,好痴心妄想啊。
说道经济被房事被动的拉动,可以形象的比喻为,某人不自己走路,却让人拴住一个大拇指,在地上拖动。省事是省事了,但个中滋味,尽在不言。房事就是那个拖动的绳子,银行,政府就是那个把绳子拴住拇指上的人,嗯,这样省力气了,经济体(被拖动的人)短期内可以带来好多利益,省事,见效快,节省资本(自己不花费,前进靠拖),后果就是整体的糜烂,原本是房事的事,现在牵动了整个体系,除非整个体系跑的非常快,但问题是短期是可以的,任谁也没有能力和规律来赛跑,跌倒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危害的只是处在体系中的人,而绑绳子的人,却在旁边乘凉,喝水,不再一个体系中了嘛(移民?)

理想状态:回老家,花费10W盖上200平米,管他冬夏春秋。

回答4:

房价现在出再多的政策近期也不会出现大跌的情况 真如果跌了 大家谁还换银行贷款还不如在重新买一套便宜 国家银行就乱套了

回答5:

地产商的土地成本那么高,谁会降呢?

回答6:

推荐你看<<财经郎眼>>解读楼市调控,个人还是觉得郎教授的话值得相信,你可以在百科中看看关于郎教授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