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2025-05-05 04:47: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理论。这种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而且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理论。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它除了承认一切具体事物对于它赖以生存的条件来说具有暂时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作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在其本质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从阶级性上讲,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任何思想体系都是有阶级性的。任何思想家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的,不可能不受阶级利益和倾向的影响,用阶级的眼光看世界。这是一个事实,并不因为思想家本人承认与否而改变。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思想家都在自觉地编造出一套思想体系来为自己的阶级辩护,而是说思想家在理论上得出的结论事实上总是渗透着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倾向,而不能超出一定阶级的眼界。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这种同情,它在官方科学那里是既没有寻找也没有期望过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所以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因而具有彻底革命的性质,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又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进一步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不仅科学地阐明了实践的观点在自身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而且与那些脱离实际的抽象教条截然不同,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真理。这无论是就它的整体来看,还是就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来看,都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其改造世界的实践功能。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就是既能科学地认识世界又能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像黑格尔所比喻的那种黄昏时才起飞的“猫头鹰”,即事后才进行反思的科学,而是马克思自己所比喻的迎接人类黎明即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即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和革命的、科学的、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它的社会功能必然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回答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来源: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政
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
学,它必然涉及人类社会各阶级或各社会集团的物质利
益关系。因此,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
的阶级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有小资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
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具有无产阶级
的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是随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而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
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经
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一时期,资产阶级
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它的经济学说还能够以求实的态
度来探索客观经济关系的某些内在联系,以比较公正的
态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资产阶级
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
资本,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
历史进步性,在不同程度上研究了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剩
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一次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
生产领域,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由于资产阶级
的阶级局限性,古典政治经济学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
历史暂时性,不能彻底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规
律性,从而把这个历史上特定阶级的生产方式看作是符
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永恒的制度,因而其理论也包含
了许多庸俗的成分。这表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科学性是有限的。
19世纪30年代以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明
朗化和尖锐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发展,
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产生了威胁。这时,资产阶级经
济学家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发展了它的
庸俗成分,从而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庸俗政治经济学。资产
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以主观心理来解释社会经济运动,
竭力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辩护,因
而具有反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当时,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英、法、德等主要国家取得了统治
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
占有之间的矛盾已在这些国家充分暴露出来,无产阶级
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
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马克思和
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
究成果,以劳动二重性为基础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又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揭示
了工资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从而揭示了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马克思和恩格斯还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结了无
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经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
克服的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指出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创
造者的历史使命。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对帝国主义时期
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都作了科学的分
析,对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少
数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的问题作了科学的分析,从而极大
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既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又代表着无产
阶级的利益,因为无产阶级是当代最先进、最革命的阶
级,无产阶级利益就是本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
利益,社会历史必然向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进的方
向与无产阶级争取彻底解放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无产阶级能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
映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经济规律具有高度统一性;而且
无产阶级越是能够科学地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经济
规律,也就越是有利于实现本阶级的利益和完成自己的
历史使命。

回答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又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进一步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不仅科学地阐明了实践的观点在自身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而且与那些脱离实际的抽象教条截然不同,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真理.这无论是就它的整体来看,还是就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来看,都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其改造世界的实践功能.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就是既能科学地认识世界又能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和革命的、科学的、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它的社会功能必然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回答4:

想到、遇到、看到这样的问题就先自己从生活中找例子来解释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思想体系,科学性是评价认识任何一件事情的标准,如果看待一件事情不具有了科学性,就意味着看问题有偏差了,阶级性是具体的一件具体的事项,马克思主义只是针对这一事项来解释,因为阶级社会现在已经过了,新生了别的事,所以现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社会主义的统一。

乱弄斧头,弄不好知道会被笑话的,不过我乐意,赵本山还专门弄笑话呢,提交答案。

回答5: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关系应当是对立统一的,

而不是也不可能/不应当是完全统一和一致的。

而没有看到其对立的一面而只提其统一的一面,这是唯心的,是形而上学的,是错误的,是反马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