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胡须卷曲的乞丐,在南坡搭了个茅草房。乞丐养了一只猴子,教它杂耍、木偶等马戏,到城里去卖艺,挣钱以维持生计。乞丐每次挣到食物都与猴子分享。无论严寒暑雨,都与猴子在一起相依为命,就象是父子一样。这样经过了十多年以后,乞丐又老又病,不能带猴子去城里了,猴子就每天跪在路边向行人乞食来供养他,很长时间都坚持不变。等乞丐死后,猴子悲痛地绕着他的尸体,像丧父之子一样捶胸顿足。哀悼完后,又在路边跪着,低头凄声叫着,伸着手向路人要钱。不到一天,讨来数贯钱,它把这些钱用绳串起来,到了城里,找到卖棺材的店铺不肯离去。店主卖给它一副棺材,它还不肯走,看见有挑担子的人,它就上去牵拽别人的衣裾,示意帮它抬棺材。挑担的人帮它把棺材抬到南坡,收殓好乞丐的尸体把他埋了。猴子又在路边跪着乞食来祭奠主人,祭祀完后,到四周的野地上找来一些枯柴,堆在墓的一旁,再取来以前用过的木偶放在上面把火点燃。然后大声的悲啼几声,就跳到烈焰中烧死了。路过的人们,都为它的忠义所震惊,于是把它埋了,并为它立了碑名叫“义猴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