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第六坦克大国的家当
-
坦克装甲车辆2006
一支毫无希望的、落后的陆军,被一支坦克部队迅速打垮了。-(英)利德尔.哈特
在二战前夕,波兰是世界上第六坦克大国。1939年,波兰军队拥有七八百辆坦克。单就坦克装备数量看,波兰排在苏、德、法、英和意大利之后,远远超过居于第七位的美国(470辆)和第八位的日本(450辆)。波兰坦克,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留下了它的足迹。
◆弱肉的强肋
在欧洲历史上,波兰曾几度被普鲁士、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瓜分,成为欧洲列强砧板上的弱肉。不过,波兰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历经磨难而不甘自弃,而波兰装甲兵装备的坦克,当是”弱肉中的强肋”。
算起来,波兰也是世界上最早组建装甲兵部队的国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波兰就在法国组建了1个坦克团,装备的是”雷诺”FT-17轻型坦克,共150辆。它的第一营参加了1920年的波苏战争。这是东欧第一次使用坦克的战例。1930年,波兰军队组建独立的装甲兵,其装备是以”雷诺”FT-17坦克为主,另有少量从英国进口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波兰装甲兵对”卡登-洛伊德”的快速性非常满意。于是,波兰军方决定对这种坦克加以仿制和改进。这就是波兰的第一种坦克一TK-3坦克的来历。
◆TK系列超轻型坦克
严格地讲,波兰于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坦克是一个系列,包括TK-1、TK-2、TK-3、TKW、TKS、TKS-D、TKF共7种车型,其中以TK-3超轻型坦克最为著名。
TK-1超轻型坦克的车体为箱型结构,顶部敞开,主要武器是1挺7.92毫米机枪,有防盾,装在车体上部,也可以装到车体后部的支架上,用于防空。动力装置为福特A型4缸水冷柴油机,最大功率22.5马力。其生产数量很少。
TK-2坦克主要改进是增大了发动机的功率,达到40马力。发动机的位置后移。主动轮由前置改为后置。机枪下部的散热器百叶窗为其重要的外部特征。不过,这项改进很不成功。这才促使波兰军方研制TK-3超轻型坦克。
1931年,波兰研制出TK-3超轻型坦克,战斗全重2.5吨,车全长2.577米,车全宽1.778米,车高1.307米,算得上是小巧玲珑。乘员2人:车长和驾驶员。主要武器是1挺7.92毫米机枪,装在车体右侧的球形机枪座上,这一点比起TK-1、TK-2坦克有所改进。无炮塔,顶部是封闭的。动力装置为40马力的福特4缸柴油机。看来波兰是当时世界上最早采用坦克柴油机的国家之一。由于TK-2总体布置上的失败,在TK-3上又改回为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的总体布置方案。最大速度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装甲厚度8毫米,采用铆接的连接方式。TK-3坦克的总生产量达到了390辆。
1933年,波兰军方又研制出改进型的TKS超轻型坦克。主要变化是:部分装甲厚度加厚到10毫米;改进了悬挂装置;采用了波兰制造的”菲亚特”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0马力。TKS坦克的总生产量为390辆(一说700辆)。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战争已经迫在眉睫,波兰军方已经认识到这些TK系列超轻型坦克的性能已经落后。但是,一时又拿不出新的坦克来。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采取加强TK坦克火力的应急措施,在少量TK-3和TKS坦克上换装了波兰制造的20毫米加农炮。不过,这种临阵磨枪之举,根本抵挡不住德军强大装甲兵团的闪击式的冲击,相当一部分TK系列坦克被打坏,余下的被德军缴获。德国人甚是精明,把这些坦克改装成弹药输送车或用于遂行国内治安任务。德军在缴获这些坦克后,换上了德制”霍奇基斯”8毫米机枪,火力得到增强。TKW型为带机枪塔的超轻型坦克。TKS-D型,为装37毫米火炮的超轻型坦克。TKF型为防空坦克,装1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9毫米机枪。后三种坦克基本上没有生产。
其间,波兰军方还对美国的T3”克里斯蒂”坦克产生了兴趣。苏联和波兰各自订购了2辆。苏联人很快提了货,并进一步将它发展为BT快速坦克和T-34中型坦克。而波兰人迟迟不去提货,坐失发展有先进推进系统的坦克的良机。后来,波兰人虽然于1937年又研制出”克里斯蒂”式的10TP快速坦克,但生产数量太少,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7TP轻型坦克
二战之前,波兰生产的另一种重要的坦克,便是7TP轻型坦克。其原型便是英国著名的”维克斯”6吨坦克。
20世纪30年代初期,波兰军队曾购进40~50辆”维克斯”6吨坦克。在此基础上经过改进便制成了7TP轻型坦克。改进的重点是将原型车的15毫米厚的装甲加厚到20毫米。1934年开始,7TP轻型坦克开始装备波兰军队,总生产量达169辆。
7TP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1吨,比”维克斯”6吨坦克重了5吨。乘员为3人。7TP坦克有三种类型,都没有单独命名。第一种型号有2个机枪塔,各装1挺7.92毫米机枪,战斗全重仅9吨,生产数量很少。第二种型号有一个瑞典人设计的炮塔,战斗全重为11吨,为7TP坦克的”主流产品”。炮塔上装1门”博福斯”37毫米火炮和1挺7.92毫米机枪。动力装置为”绍勒尔”型柴油机,最大功率110马力。看来波兰是较早认识柴油机优越性的国家之一。行动装置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有4对负重轮,分为2组,4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伸至车体外的排气管处有消声器。坦克的最大速度3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0千米。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铆接结构,最大装甲厚度为40毫米,一般装甲厚度7-17毫米。由于从瑞典购进炮塔遇到困难,这种坦克的生产数量也不大。最后一种是7TP坦克的改进型,装甲加厚,炮塔重新设计,悬挂装置的强度得到加强。不过,这种改进型仅制成样车,未能投产。
不管怎么说,7TP轻型坦克比起TK系列超轻型坦克来,是前进了一大步。不过,7TP坦克的装甲仍然较薄,加上它采用铆接结构,车体上的舱门和窗口较多,使这种坦克也不堪一击,在德国强大装甲兵团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波兰人在7TP坦克之后,又试制成10TP轻型坦克。它的第一辆样车于1937年制成,其特征是采用了”克里斯蒂”式悬挂装置。战斗全重为12.8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是1门37毫米火炮,另有2挺7.92毫米机枪。动力装置为12缸的汽油机,最大功率210马力。由于它的单位功率较高,再加上采用了”克里斯蒂”式悬挂装置,使它的最大速度达到了50千米/小时(履带行驶);用车轮行驶时,更达到了74千米/小时,这在二战之前是难能可贵的。装甲厚度为20毫米。10TP坦克的性能是很先进的,尤其是机动性。不过,此时的欧洲大陆已经战云密布,10TP坦克仅生产了几辆样车,未能正式投产。
波兰人还研制出一种14TP坦克,战斗全重达到了14吨。它仍然采用”克里斯蒂”式悬挂装置,由于装甲增厚,使战斗全重达到了14吨。不过,它只采用履带推进,最大速度50千米/小时。这种坦克也只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