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从哪年开始使用的

2025-04-25 09:44:4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转的、供参考:
问题疫苗流通,监管去哪儿了
  要对各类疫苗流通进行全程监督,让接种单位直接向疫苗批发企业或生产企业采购各类疫苗,不给中间贩子从中倒卖疫苗的机会
  □ 张海英
  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对于这种接种未经2℃至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有专家评论称“这是在杀人”(3月18日澎湃新闻网)。
  专家之所以称为“杀人”,主要是因为问题疫苗的最大危险是无效免疫。此前,国内就曾发生过接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无效导致接种者死亡的案例。另外,可能还有其他风险,比如储存不当导致污染,进而引起不良反应等。令人不安的是,究竟是哪些人、多少人接种过这种没有安全保障的疫苗,看上去是一本糊涂账。
  尽管庞某卫母女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起诉,二人将面临法律惩罚,但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答案,比如庞某卫曾因非法经营疫苗被判刑,在缓刑期间她还能制造一起案值更大、范围更广的疫苗非法经营案,那么,在庞某卫缓刑期间,有关方面对其是否尽到考察、教育、监督等责任?
  据悉,经庞某卫之手售出的疫苗数量和流向信息,可能已无法精确统计和追溯。这是最让人担忧的一个问题,如果无法精确统计和追溯,部分问题疫苗有可能继续被使用,从而导致无效免疫。那么,究竟是庞某卫不老实交代问题还是时间太久、范围太广、销售混乱所致?除寻求协查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特别是没有任何疫苗经营资质的庞某卫,在长达五年多时间里向全国多个地方贩卖问题疫苗,有关监管部门去哪儿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当地药监部门是否尽到监管责任?
  据说庞某卫贩卖问题疫苗是被有关部门侦查发现的,但笔者想知道五年多时间里为何没有发现并查处?从相关报道看,庞某卫通过加入5个QQ交流群,与国内上(下)线人员联系确定购进(销售)疫苗、生物制品的品种、价格、数量和收(发)货方式,然后再通过物流收(发)货。
  就此而言,虽然说通过网络等贩卖假药、问题疫苗比较隐蔽,但如果监管部门真正作为,也不是不能打入这种圈子,关键是监管部门有没有积极作为?有没有跟上违法贩卖的步子?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如今很多违法犯罪活动已经转移到互联网上,如果违法活动在线上,而监管仍在线下,那么自然就落伍了。
  同时,也要关注到不同类别疫苗的监管力度是否统一。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由于油水不多,所以疫苗贩子一般都盯上利润可观的第二类疫苗,即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按说,监管重点应该在第二类疫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第二类疫苗不仅采购乱象不断,而且还存在违规贩卖现象。
  因此,各级监管者要从庞某卫案充分吸取教训,对各类疫苗流通进行全程监督,让接种单位直接向疫苗批发企业或生产企业采购各类疫苗,不给像庞某卫这样的中间贩子从中倒卖疫苗的机会,因为此类中间环节一方面赚取利润,增加了疫苗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在疫苗存储冷链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
  此外,还要依法追究相关疫苗批发企业和接种单位乱批发或乱采购的责任。尤其是由于监管不到位而给了庞某卫长达五年多的违规贩卖疫苗时间,有关监管部门也要深刻反省,是否有必要对监管失职的责任人进行依法问责,这也是值得考虑的。

回答2:

有报告的应该是2010年左右。

回答3:

据公安部信息,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二十余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该案件被定为公安部2015年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经查,2014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庞某、孙某等人在未获取药品经营及疫苗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在QQ“全国生物制品总群”内发布或获取相关疫苗的购销信息,采用手机或QQ私信沟通方式,先后从陕西、重庆、吉林等20个省、市的医药公司60余名业务员或疫苗贩子处大量购入人用疫苗,存放于济南当地一无任何冷藏条件、不符合国家疫苗存放要求的仓库内,无视国家对疫苗药品运输环节全程冷藏的相关规定,通过快递将疫苗药品加价贩卖至多个省份的疾控中心、基层防保站等医疗机构。据悉,在该案件中,上游疫苗批发企业和下游疾控部门、接种单位可能都有人参与。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济南市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无效疫苗都是2类疫苗也就是我说的付费打的免费的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