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杆上的准星古人称呼什么

2025-04-30 18:53: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古代,秤锤称为“权”,如《论语.尧曰》集解︰“权,称也。”又《广雅.
释器》︰“锤,谓之权。”及《论语.子罕》曰︰“可与立,未可与权。”宋
朝朱熹集注︰“权,秤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
另古人称秤杆、秤为“衡”,如《前汉.律历志》曰︰“衡,平也。所以任权
而均物,平轻重也。”另《礼记.经解》曰︰“犹衡之于轻重也。”注
︰“衡,称也。”
因此,秤锤称“权”,秤杆称“衡”,寓意人们做事之前要衡量、评估事物得
失轻重。除此还有另一层涵义,如《礼记.深衣》上载︰“规矩取其无私,绳
取其直,权衡取其平。”
这段记载大意是说,符合圆规、曲尺是取其象征公正无私,垂直如墨线是取其
象征正直,齐平如秤锤、秤杆是取其象征公平。由此可知,古人视杆秤为公
平、公正的象征。
古代的秤是一斤十六两,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
用一颗星来表示,叫作“秤星”。秤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可用黑
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纯洁,不能昧着良心(黑心)。
相传,秤杆上刻的秤星是根据天上的星宿演化而来,前六颗代表南斗六星,象
征四方和上下;再往后数七颗则代表北斗七星,象征用秤者立于天地间,心要
中立,要像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样公正不偏颇。
秤杆的尾端是福、禄、寿三星,用来告诫生意人要诚实信用、不欺骗,否则,
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另外,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又叫做“定
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
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
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如宋朝朱熹〈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
词︰“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只是衡量物重,更是用来度量人心。无论是做
秤、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因此,杆秤秤的不仅是良心,还秤出
人的诚信、正义,这也正是中华传统的优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