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资料五十字左右今?

2025-05-02 02:11: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 [1]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2]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指南针百度百科

回答2: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 [1]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2]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指南针百度百科
编辑于 2020-04-22
指北针_[淘宝]买其它仪表仪器_畅销精选_优享品质_惊喜价格.
根据文中提到的仪器设备为您推荐

哈光DQL-8A地质罗盘仪防水指南指北针多功能户外军定向用
¥318 元

哈尔滨DQL-2A指南针指北针地质罗盘仪经纬仪袖珍经纬仪测坡度走向
¥445 元

哈尔滨地质罗盘仪GLP-1袖珍型指南针指北针侧俯仰角标定地图
¥180 元

指南针户外迷你便携成人儿童学生多功能登山手持指北针工程罗盘仪
¥65 元

哈尔滨防水DQL-8A地质罗盘仪指南指北针多功能户外军定向用
¥495 元
淘宝热卖广告
下载快手_老铁告诉你指南针指南针指南针的信息_信息大全
来下载快手,看飞机相关信息,不容错过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更多专家
指南针资料五十字左右今?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咸阳查找指北针公司-查地址,电话用『百度地图』
我附近的指北针公司,搜周边一键查询,高清地图无线放大,智能语音导航全程陪伴官方下载入口
广告2022-03-24
指南针的历史故事,50字的,谢谢,好心人!
汉以前古人把磁石写成“慈石”,是慈爱石头的表达。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特性做了两个棋子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两个棋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 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 扩展资料 指南针的发明历史: 从司南到指南针的过渡形式是指南鱼。指南鱼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晋时崔豹著的《古今注》上。北宋仁宗时,由曾公亮主持编著的《武经总要》中介绍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和使用: 用一薄钢片剪成鱼形,约长二寸,宽五分,肚皮部分略下凹,把它放到炭火上烧到通红取出后,让鱼尾正对北方,并略下垂,蘸水冷却,铁片就在地磁场中被磁化。 在西方16世纪才发现地磁倾角(1544年德国人哈特曼发现),1600年英国吉尔伯特著作中才记载了红热铁棒在地磁场中冷却磁化的方法,比我国晚了500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针
78赞·1,620浏览2019-08-29
指南针的演变历程50字数
指南针的发展和演变 指南针大约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底圆,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占人称它“司南”。东汉的王充,在他的《论衡·是应篇》中曾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里的“地”,是指汉代栻占的方形“地盘”,地盘四周刻有八千(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加上四维(乾、坤、粪、民),共二十四向,用来配合司南定向。 古代的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经人工用琢玉的办法琢磨成的。我国商周时期琢玉工人的技术已经很精湛,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能把硬度五到七的软玉和硬玉琢制成各种形状的玉器,因此也能够把硬度只有五·五到六·五的天然磁石制成形体比较简单的司南来。 由于天然磁石在琢制成司南的过程中不容易找出准确的极向,而且也容易因受震而失去磁性,因而成品率低。同时也因为这样琢制出来的司南磁性比较弱,而且在和地盘接触的时候转动摩擦阻力比较大,效果不很好,因此这种司南未能得到广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