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2025-02-25 15:59: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信、qq等通讯工具不断普及,家校合作可以说越来越密切,但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有人说家庭教育理念问题有人说家长素质问题,有人说学校教育问题,都有一定道理。

但我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涉及的都是家校合作的边界问题,正是由于家校合作的边界不清才导致家校合作走入误区,影响家校合作的共育效力。首先,学校教育绑架家庭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家长被学校强行绑在了应试教育的“战车”上,家庭教育的职能背离了,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其次,一些行政部门越俎代庖,不能理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挤压家庭教育的基本权利和职责,虽然也积极参与其中,但对其如何恰当的发挥自身的职责促进家校共育,尚不能找到这样的途径。

要解决问题,先要划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家庭避免过度承揽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和学校及教师保持沟通联系,当学校希望家庭能够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家庭不能够理解其重要性,并觉得我已经交了学费,您是孩子的老师,孩子关于学习的一切都应老师来负责,其实不然,教师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家长作为其学校生活外的主要引导者,应当延续在课堂上教师所引导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家园共建,共同培养出一个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良好的学生。学校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无论是家长会、亲子活动,都是让旧爱张去不断了解每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以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出发的。所以互相理解和执行力很重要。

回答2:

普遍存在家长不负责,家长不合作,家长容易发脾气,学校教师容易不尊重家长以及两者不能相互沟通

回答3:

沟通不够和谐,教育资本比较少,而且学校的教育资源不够好,老师不够专业,学生数量不够多,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教育结果。

回答4:

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现在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所以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不是特别的重视,而且也没有时间管理学生,对于学生的情况不是特别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