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应该好找吧,不过练琴可比上课重要哦!
我就是高中二年级学的钢琴,学了1年,就上大学去了。在学钢琴期间,我只弹过《高师》第一册的前半册,还有拜尔的一本薄薄的练习曲,其它的我都是自己想弹什么曲子弹什么曲子。之后我再也没有弹过练习曲了。我学钢琴3个月就开始弹《献给爱丽丝》《北风吹》等5级的曲子,半年的时候,就开始弹理查德的《童年的回忆》,一年后开始弹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理查德的大部分曲子。
因为弹的都是自己喜欢的曲子,时刻在从钢琴上得到乐趣,因此,练琴是非常自觉的事情,这就是我学得比较快的原因。
我现在可以弹肖邦的《即兴幻想曲》、《月光》、《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前3部分等。我不懂乐理,不会唱谱子(我只能看着谱子新曲子,因为我一般是盲弹,很少看着谱子练琴),但是我可以在没有谱子的情况下,自己在钢琴上找出我喜欢的曲子的主旋律和伴奏等。我没弹过多少练习曲,但是作为业余爱好,这一点没有妨碍我日后弹黄河的技巧,并且,我现在仍在进步中。
下面有我的录音,你可以听听。
我高中毕业学了2个月小提琴。小提琴我从来不拉练习曲,也不看着谱子拉琴(因为我是业余爱好,无所谓了),因为我乐感比较好,我可以自己在提琴上找到旋律。然后练熟,因此我可以拉很多自己喜欢的曲子,这样练习,会比较有趣味,也有冲劲。因为自己喜欢的曲子,肯定是很希望能早日拉好的。于是,天长日久,我很自然地过了音准这关。很多学了好几年小提琴的孩子,都没有我拉得好。
下面这些曲子是用cooledit录音的,先分别弹奏,录音,再合到一起,就成了这种模拟合奏的乐队版了,很好玩。都是真实乐器演奏的。
这个是我作的曲子,录音效果算比较好的,是比较新近录的音。小提琴和钢琴合奏的,两种乐器都是我一个人演奏的,钢琴伴奏和小提琴二重奏的和弦都是我自己配的,但是我并不是根据乐理和谱子的知识来配和弦和作曲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Xb2NSAonuk/
《黄河钢琴协奏曲》中的《黄水谣》片段,这是我录得最好的一首曲子,当时的提琴水平不如现在好。里面所有的声音,都是我一个人用真实乐器演奏的,包括笛子,小提琴和钢琴。先分别录音,然后再合到一起。这首曲子是有钢琴谱子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dN1L5EbTCU/
我说这些,是想说,业余爱好者,学乐器不能按照专业的套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打基础,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练枯燥的练习曲。只要乐感好,喜欢,完全可以从钢琴上找到乐趣!有很多从小学钢琴的孩子,谱子写得不符合原版录音的地方,也不知道修改,谱子怎么写怎么弹,心中无旋律。一首简单的曲子,找不到谱子,自己就弹不出来,也不会自己尝试找和弦,伴奏。
其实,业余爱好者,乐理知识根本不重要,我不会乐理,唱谱都不太行,但是依然可以作曲,可以找和弦。这全是依靠我的乐感,节奏感。我只是依靠听音来做到这些,是依靠最最原本的音乐的感觉。乐理是为音乐服务的,但是很多人被乐理禁锢了。
大胆学吧!不要受到任何“权威说法”的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