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探险探险游什么不好

2025-02-24 09:38:5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辩论词——探险弊大于利(反方)
各位,难道你们都忘了这样一句话:知识无限,生命有限。那么,这也正关系到我们今天的话题——探险。到底是探险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如果说探险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进步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社会将是一个和平是一个安静的世界,然而我们没有完全做到。如果说探险是一个你们认为神圣的事业,那么今天,你们的家人,你们自己,又何不去尝试一番这么伟大这么神圣这么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呢?如果对方辩友表示肯定的话,那么我方今天就要告诉大家,探险存在的各种弊端,探险的性质,是危险的,是极端的,更是存在着各种没必要的。这,就是我方的观点,探险——弊大于利。在这里我进行初步的论证。
从经济方面来说。各位可以统计一下,每次进行探险,我们就把给每位探险者的酬劳排除在外,譬如说登山。一次下来,食物费用,医药费用,登山的各种器具,如氧气,登山鞋,登山用的定位系统等,这些都需要一笔不朽的开资。与其说把这些资金放到其他比探险更有力东西上,比如说教育,建设,经商,外交,科技,这些对人类的利益远远超过探险的方面,岂不是更快地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发展?为什么偏偏就把这些资金放在这项风险极大,物质方面收获极少的项目呢?难道,就像斯科特说的那样,我们就是为了争一个第一到达者,或者说是为了满足这种精神的痛快和满足吗?前面,我仅仅是相对于探险成功的人士来说,若是失败了呢?那岂不是更是失望到狼藉一片,作为探险者自身,岂不是要骂上自己几百句说自己无能的话语,既为国家的损失愧疚,也为自己前功尽弃的结果悔恨。这或许还不够,若是探险者在探险中不幸死去了呢?在这种危险探险中,死人的事是常常发生的,如果用金钱来衡量的话,那么,我们损失的,那就是一个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数字了。因为生命是无价。
从精神方面来说。虽然这些探险的人是出于自己的自愿与自身的爱好与对探险的执著。他们能从事这方面,或是说他们能献身于探险,可能他们少许会觉得满足。但是,我们也因该明白,我们活着不光是为了自己。的确,世界上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父母,朋友,爱人,对手……要是一个光为了自己的爱好和向往,而忽略他人感受的人,这样的人便往往去从事疯狂的探险;要是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为他人着想的人,这样的人便会对这个无稽的项目三思再三思了。譬如说斯科特是在极地探险,他最后殉职了,此刻,我们可否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斯科特的家里任何一个亲人,你又是何般悲哀呢,甚至,这场悲剧会让你悲哀一辈子的。这么一来,这个探险者,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不幸,也同样大大地给所有关心他的人带来多少得不幸中的不幸啊?如果我是他的父亲,首先我的确会以客观的脚角度去为我有这样一个孩子感到自豪,但我希望毕竟的不是这个,我宁愿他做一个农父为人名播种粮食,也不要他死去啊,相信你们也一样吧。所以说探险是一个伤人既伤感的极端危险项目。
或许大家会说:“我们如今的全球化社会,难道不正是过去的探险者促进发展而成的?而我们如今的先进科技,如航天技术,登山技术等,难道不正是无数的探险者用生命的价值换来的?这些小问题算不了什么。
但是,深想一下,除了教科书所提示的“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与前面提到的一点“对亲人造成精神上的打击”之外,是否还可作更深远的思考呢?从一定程度上说,探险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所支配下的产物。这种观念认为,面对自然世界及其生物世界,人类无处不可以涉足,只要人类力所能及,便可以“占山为王”“插旗为疆”,据为己有。但是,如果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框架,我们可以质疑:人类的步履就没有限度或限界吗?只要人类足迹所至,那里就必然属于人类的吗?就理应由人类来主宰吗?事实上,人类探险的足迹所到之时,也就是那里的灾难发生之日。不是吗?人类飞向太空,太空的垃圾已环绕地球;人类登上“地球之巅”喜马拉雅山,今天的长江之源已受到污染;人类出入原始森林,那里的“土著”动物、生灵即受到惊扰和侵害,甚至逃难灭绝……如同哥伦布探出“新大陆”带来了殖民主义的扩张,当今人类无所自律无所限制的“探险”,也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扩张。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探险也是如此。人类探险在哪里留下脚印,也就在哪里留下了灰尘。难道你们能说,这些,也是所谓的伟大探险精神所换来的奇迹吗?难道,站在珠穆朗玛峰上无数废气的氧气瓶面前,你们能委婉地说,这叫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吗?难道,站在南极的雪白一片地面上的那些废气的人类用品面前,你们能委婉的告诉大家:这是伟大的悲剧么?
照这么说来,如果世界每一个人都去探险的话,我们可以设想,我们很有可能跟如今一个著名的影片《黑客帝国》里的“人类战争”那个设想互相吻合了。
因此,我们觉得探险——弊远远大于利。

回答2:

探险活动仍要继续

我认为,冲动的褒贬都是可鄙的,喝彩者和喝倒彩者其实都是把自己摆在了看客的位置上。我赞赏那种理性的态度,通过这个事件对我国的探险活动进行一番认真的反省,使它今后能够以一种规范的方式发展。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探险活动无论在参加的人数上还是在开展的项目上都仍处于较低水平,我绝不希望因为这次事故而把它的水平降得更低。在任何名副其实的探险活动中,都不可能完全排除不可预测的危险因素,绝不存在万无一失的安全,否则还叫什么探险呢。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不鼓励探险的,皮肤毛发因为受之父母,不允许损伤,更不用说冒生命的危险了。这个传统至今仍很有力量。我曾感到奇怪,各国派往南极的考察队多有人员牺牲,为何中国没有。后来,我发现我们中国队里最强调的是安全第一,冒险绝对是大忌,也就解开了这个谜。

我不反对讲究安全,但认为过分讲究安全不是一个好传统。当我这么说时,前提当然是肯定了探险的意义。我把探险的意义概括为:它是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我的意思是说,探险主要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收获,包括对未知的探索,与大自然的交流,生命力的激发,意志的磨炼,对日常平庸生活的超越,精神视野的拓宽,等等。

没有冒险精神就没有人类文明

当有人问英国一个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登山时,他的回答是“因为山在那里”。对于登山家来说,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我把登山运动作为自己的崇高事业,全力以赴。

人类不断探险的精神是永恒的。正是由于人类的探险精神,才有今天的文明。许多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对后来者,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培育探险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有积极意义。一个具备探险精神的人,会不断寻求新的征服目标,不断追求人生的境界和高度;相反,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探险精神,就不会有什么前途。登山是一种探险,但不是盲目的冒险。

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生与死的考验,名利与奉献的选择,因而对生活中的名利看得很淡泊。生死都能置之度外,名利还算什么?这么艰难的条件我都挺过来了,人生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人类探索精神的象征

学子登山遇难是否等同于大学生不把生命当回事,我看未必。从新闻报道的事实来看,此次由三名大学生组成的登山队,其所攀登的六枝县毛口乡板瓶村老王山,并不太高,只是很陡峭,但我特别注意到,三名学生的登山队伍,是专门配备了两名导游的,当地导游张浩、卢光静自始至终陪同着他们登山。由此可见,大学生们自我保护意识并不差,不存在盲目登山,将自己生命与死神开玩笑的说法。

以高山探险运动为代表的登山运动从来是人类探索精神和奋斗精神的象征,多少人,虽千险而不拒,虽万死而不辞,选择了登山探险。因为,登山的过程,实质上是对自己心灵的考验,“会当凌绝顶”后,“一览众山小”只是一个方面,是对外界而言的;另一方面,内心生出的敬畏天地的意识,才是最关键的要素。

再说,探险活动又岂是阻止得了的。因为今天,不少大学生已正在路上,还有不少学生准备出发,但我们相信,他们心中都已烙上这句话:生命无价、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