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阳历10月25号和农历九月初九同一天的有几次?

历史阳历10月25号和农历九月初九同一天有几次
2025-04-25 05:35: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十九年相遇一次
阴阳历[yīn yáng lì]
阴阳历(外文名:lunisolar calendar),是指在天文学中是指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阴阳历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1个月,但设置闰月,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因此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夏历就是阴阳历的一种,具体的历法还包括纪年(纪元)的方法。日本、朝鲜、及中东以色列的传统历法也是阴阳历,其他民族如藏族、傣族也是使用阴阳历。
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现行的农历,采用的方法是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1]
中文名
阴阳历
外文名
Lunisolar
类别
历法
特点
兼顾月亮和地球周期
应用领域
天文学
快速
导航
二十四节气我国农历干支纪法阴历阳历
简介
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它的缺点是历年长度相差过大,制历复杂,不利于记忆。我国的农历就是一种典型的阴阳历。
阴阳历
我国的历法在几千年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充实、完善,逐渐演变为现在所用的农历。农历实质上就是一种阴阳历,以月亮运动周期为主,同时利用节气与“19年7闰”法兼顾表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二十四节气
简介
节气是从阳历的角度表明当前时刻的信息,从天文学意义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度,以春分点为0点,分为二十四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度,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属,逢单的均为“节令”,通常简称为“节”,逢双的则为“中气”,简称为“气”,合称为“节气”。现在一般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因为节气本身表示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与公历表达的概念相同,所以基本上节气在公历上的位置比较固定。而在农历上表现出出现日期会前后浮动。

回答2:

一般情况下是每隔十九年阳历农历重合一次,有时也会出现相差一天的情况。你目前知道的同一天是哪一年?你在那个基础上加上或减去十九年查找起来就比较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