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精益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2025-02-23 21:20: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精益一半是工具,一半是思想。一种情况是工具很熟练,但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另一种是思想很超前,但落地效果差。要想有所成就,两者缺一不可。
在企业中,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领导期望有策略,有系统的规划和执行,这一方面体现了自己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返工。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你会发现管理者更多的是纠结于方案的完备性,而忽略了其可执行性,最终效果大打折扣。这是过度的方法论,表面上完美,应用上欠缺。真实的精益应该比想象的要大。想出一个好方法,马上实施。这就是精益的精髓。
很多人问如何处理精益推行中的一些问题。我的回答是:问题的真相是什么?人手不够?员工不愿意执行?另一方面,他们为什么需要执行?不执行会怎么样?如果什么都不会发生,那执行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满足管理者的虚荣心和存在的价值吗?
在企业中,判断一个职位是否有价值的方法很简单。让员工休假一周,看看会发生什么?一旦你去验证,你会发现真相是什么都不会发生。管理者习惯于理论化,指责员工没有表现,所以他们很难做好自己的工作。众所周知,最需要反思的是管理者本身。每个工作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价值是什么?是否过于理论化和片面化?思维是否正确,取决于实践的结果,而不是个人的口头表达。
总结一下:固有思维基本上是不可改变的,就像人的信仰一般是坚不可摧的。但是我们不断的被提醒,被解释,被警告,结合自己的经历,被开导,慢慢的会大智若愚,有了新的认知和做事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