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捕捉:
如果是少量树虱子的话,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进行杀虫,因为这样的方式更加的安全有效,可以避免药物对植株的影响,而且如果是花期或者是果期的话,相对其他的方式也会更加的安全。
2、药物治疗:
如果大范围的爆发虫害,药物治疗的效果要比人工捕杀好很多,可以采用百部酊、百虫灵、消毒液,按照说明的方式进行配药,然后在通风的位置进行喷洒药物,每周喷洒一次,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根治了。
3、自制药物:
如果虫害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采用白酒用水稀释的方法进行杀虫,这样方法介于人工捕杀和药物治疗之间,相对是比较安全的,水和白酒的比例是2:1,多喷几次就有效果了。
杏树的养殖方法
1、土壤需求
杏树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花期,虽然对土壤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最好还是将其养殖在土层深厚、排水性良好、肥沃度高的土壤里生长,通常可将其养殖在砂壤土、砂砾土等土壤里,适量添加一些河沙可使其生长更好。
2、水肥管理
杏树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里,通常需要大量的给其提供水份和养分,在杏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中,一般需要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3~5天浇一次水,在生长旺盛、果期时,可一个月追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这样可使其结出鲜美的果实。
3、适当修剪
每到春季5~6月时可给其适当修剪一下,将杏树的侧枝过长部分剪掉,还要将它老枝、枯枝一起剪掉,也可以将植株上端的嫩芽抹去,使其在阳光下更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土壤中更多的养分,使其生长的更茂盛。
1、加强养护管理
定期施肥, 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理, 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虫;对死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以免传播;加强修剪, 通风透光, 减少虫害发生率。
2、化学防治
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 对该类害虫的防治首选具有超强的内吸和渗透作用的药剂, 如“蚧必治”750~1000倍液喷施, 药液经树体吸收后, 蚧壳虫吮吸到有毒的树体汁液中毒死亡,杀虫效果好。
用药建议在温度较高(要求在28℃~32℃, 因此温度药液传导快, 蚧壳虫易中毒,且该温度下蜡质层变软, 利于药液渗透虫体)的下午使用, 连喷两次, 间隔期为5~7d。
对高大、药液很难喷到的树木, 可采用在树干中上部打孔注射“树体杀虫剂”, 药液通过木质部导管输送传导到顶部, 对虫龄大、蜡质层厚及难防治的蚧壳虫效果明显, 操作简单, 防治彻底。
3、生物防治
针对不同蚧壳虫,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扩展资料
杏树介壳虫也称为杏虱子,主要种是朝鲜球坚蚧,是一种发生普遍的害虫,以若虫、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树干上嫩皮处,结球累累。终生刺吸汁液,一般发生密度很大。使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干枯死亡。
1、从入冬到发芽前,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剪除掉病枝,集中销毁,刮除老树皮,清除越冬病虫源,减少病虫基数。
2、开花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枝干,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球坚介和其他越冬虫卵。
3、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杏象甲出土上树危害期,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摇树,人工捕杀,清除虫果,并及时喷20%速扑杀2000倍液和50%多菌灵600倍液混合液。防治杏象甲和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也可选用其他杀虫杀菌剂混用。
4、4月中旬喷40%菊马乳油1000倍液和速克灵200倍液,可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及桃蚜。
5、6月中旬用灭扫利2000-3000倍液、速扑杀1000倍液和多霉清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介类、黑斑病、穿孔病等病虫,并人工捕杀红颈天牛成虫。
6、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群集而未分散的舟形毛虫,或及时喷速灭杀丁2000倍液进行防治。
7、如杏树已发生杏褐腐病、杏疮痂病可用药剂防治。杏树芽萌动前,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杏落花后立即喷大生米-45药剂800倍或80%代森锰锌800倍,
以后每10-14天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蚧壳虫
需要打药除虫剂除虫菊酯。
杏树干上长满白色的树虱子该怎么治疗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