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十九军,抗日战争前夕驻防中国华北平、津、冀、察地区的中国部队,其前身为冯玉祥将军西北军的一部,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后退入山西南部,并被张学良收编,同年12月被赋予东北边防军第三军番号。1931年6月改称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下辖冯冶安第三十七师、张自忠第三十八师和刘汝明的暂编第二师,全军约2万人,驻防山西晋南。1935年8月,第二十九军接防平津两市和河北省。之后,宋哲元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任北平市市长,张自忠任天津市市长、冯治安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刘汝明任察哈尔省主席,后该军在南京政府核准下,又增编了骑兵第九师、骑兵第十三旅、独立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九、第四十旅及数个保安旅,总兵力达10万余人,成为驻防华北地区中国军队主力集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该军有十几万士兵。第三十七师第一一○旅二一九团在卢沟桥,第三十八师一一三旅在廊坊、独立第二十五旅在广安门,第三十八师一一二旅、独立第二十六旅在天津,第二十九军军训团、骑九师在南苑均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南苑战斗中壮烈殉国。1937年7月底,因战局不利,第二十九军退出平津。
第二十九军原来是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西北军的一些零散部队退到了山西,经张学良整编,组成了第二十九军。
1937年,已经发展到4个师,10万多人的兵力。
10万人以上。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原来是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西北军的一些零散部队退到了山西,经张学良整编,组成了第二十九军。
此外四川防区时代有29军(后改为41军),军长先为田颂尧,后为孙震。
宋哲元,字明轩,1885年出生于山东乐陵城关镇赵洪都村。幼年家贫,刻苦读书,13岁从军,17岁入陕西老帅陆建章创办的随营学校学习。后入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1924年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1925年秋改任热河都统。
展开全部 第二十九军原来是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西北军的一些零散部队退到了山西,经张学良整编,组成了第二十九军。
1937年,已经发展到4个师,10万多人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