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肥料越用越多,产量缺越来越低

2025-05-05 01:18:4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因为施肥过重会引起土壤出现质的变化,特别是使用化肥。长期使用化肥容易使土壤团粒结构不稳定(容易出现板结现象),比如,浇水次数过勤、浇水过多,或者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喷洒某些化学杀菌剂,尤其是除草剂,都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如果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构成它的小分子团就不存在了,土就成了面儿状的,堆积到一块,就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结。其次土壤化学性状恶化,我们现在使用的化肥大部分都是酸性的,尤其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化肥质量不过关,酸性程度更严重。还有就是长期使用化肥容易使土壤盐渍化,化肥本身就是一个无机盐,由盐离子构成,比如硫酸钾会分解成K+和SO42-,K+,K+能够被作物吸收,但是SO42-就残留到土壤中了,氯化钾也是同样的道理。过多的离子残存到土壤之后,导致土壤含盐量过高。土壤盐渍化的危害表现在:①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影响蔬菜植株生长,严重的时候可以说蔬菜就像种在盐水里一样,出现淹根、死棵,②盐离子之间会产生拮抗,影响蔬菜对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最后就是化肥容易使用土壤生态失衡,即有害菌的数量越积累越多,有益菌的数量越来越少。

回答2:

1、土壤出了问题,土壤太酸;2、根系长不好。土壤板结,促根营养不足都会导致根系差;3、氮磷钾肥利用率低。颗粒粉剂复合肥,浪费大,利用率低;4、缺乏中微量元素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