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2024-12-02 04:04: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答2:

不满周岁称襁褓;2-3岁称孩提;7岁称髻年; 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称豆蔻年华; 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至出嫁称(标)梅之年;30-40岁称半老徐娘。

四十不惑专指男性。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属于男性女性通用称谓。

90岁鲐背之年;100岁称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扩展资料:

称谓的精神内涵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回答3: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

1、生小:指幼年的时候。《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写道:“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2、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3、髫年: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出自唐代杨炯的 《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丱岁腾芳,髫年超霭。”

4、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5、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7、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8、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9、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出自《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10、耄耋:指八九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扩展资料: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回答4:

在古代男女不同年龄的称呼部分与男士通用,而部分则与男士叫法不同。

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如下:

女孩7岁--髫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回答5: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扩展资料:

总角,汉语词汇。

拼音:zǒng jiǎo

释义: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中文名:总角

基本解释: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

拼音:zǒng jiǎo

详细解释: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