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空前的浩劫:死于战场的约1000万人,受伤的2000万。大战的经济损失总计约3000多万美元。
2. 大战还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后果:
第一,引起了一系列革命运动,如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
第二,各国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中国的五四运动。
3.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第一,欧洲霸权遭到严重削弱。大战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英法等国大为削弱。
第二,重绘了欧洲政治版图。战后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国家,如波兰、捷克、奥地利、南斯拉夫等9个共和国。
第三,新的国际争端正在酝酿。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各种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与广大殖民地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新的国际争端。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