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过后,开放通商口岸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这两个开放有什么不同?

2025-04-26 19:15:2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鸦片战争的开放代表着中国在列强的威胁下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并且关税和主权都受到列强掠夺,三中全会后的开放是中国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对外通商交流的开放,关税主权完全独立。

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

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扩展资料:

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失灵领域要由政府依法监管或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属改革方向问题。

第二、坚持既积极又稳步地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障碍。

第三、改革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

第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直接动因。

第五、改革发展稳定良性互动,以改革促进发展和促进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改革成功非常重要的经验。

回答2:

前者是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具有强迫性、侵略性。后者是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开放,具有主动性、主权性。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回答3:

一个是被动开放,一个是我们主动开放;从影响上看鸦片战争后的被迫开放,破坏了我国的主权,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改革开放是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是平等的开放。

回答4:

鸦片战争的开放代表着中国在列强的威胁下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并且关税和主权都受到列强掠夺,三中全会后的开放是中国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对外通商交流的开放,关税主权完全独立

回答5:

贸易组织英文名字是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