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对于孔子是什么态度?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明白庄子和孔子是两个不同思想的创始人,庄子和孔子虽然处于同一时代,但是一个是道家的代表,一个是儒家的代表,两个人平生并未谋面,但两个人始终是互相敬仰的,因为在他们各自的思想中多少都能看到对方的影子,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庄子对孔子到底是什么态度?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张仁义道德,对于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他主张温故而知新,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非常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在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主义的文化正统,影响非常的大。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精髓主张道德,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所以历史上又称为老庄思想,他的思想可贵之处是自由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否定天命论的思想。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精神的力量。
庄子和孔子是鲁道两大思想作风在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在当时喜好辩论的环境里,两位都是辩论高手。现在看来,他们没有见过面,一定是阶级斗争式的对立了,狂世傲物的庄子,一定是不屑于孔子,当然就不屑于儒家的思想了。
庄子主要任务就是刨驳儒墨,诋誉孔子之徒,他坚决抵制君子小人之分,否定等级文明制度,留给后人的《庄子》,对古代圣贤和一切神圣事物都采取嘲弄态度,他批判传统,否定文明,有很多观念和儒学相对,很多著作拿孔子及其弟子开涮,经常假孔子之名传道家之理。
庄子作为道家的传人,他也承认孔子是圣人,他的思想对儒学有很深的研究,他是在肯定孔子的基础上批判孔子,吸收儒家求善的精神,完成道家哲学。他不仅吸收儒学,而且博采百家,奠定了中国哲学思想发展演化的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