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色金属成矿区带

2025-02-22 22:06: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广西有色金属矿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许多矿床往往集中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矿化集中区,即成矿区带,成矿区带与一定的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岩浆带或一定的构造-岩相带相符合。作者划分广西成矿区带的依据有三:①各成矿区带内,某些或某个矿种的矿床相对集中;②各成矿区带内,矿床成因和时空关系密切,构成一定的成矿系列;③成矿带区域地质发展史相近,同一成矿区带内区域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层条件相近,即受一定的构造层控制。

按上述原则,作者划分了九个主要成矿区带。

4.1.2.1 丹池锡铜铅锌银锑汞成矿带

位于桂西北丹池地区,为一北西向展布的狭长矿带,矿带北起南丹县北部的麻阳汞矿,向南经大厂矿田至五圩矿田,在矿带两侧分布有益兰和峒佐等汞矿床。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该成矿带位于桂西印支地槽褶皱带东缘的凤凰山-都阳山隆起区边部,并沿南丹-昆仑关断裂带北西段展布(图4.1,图4.2)。该成矿带是广西最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之一,锡、锑、银、汞储量均占广西总储量的一半以上,铅锌储量超过三分之一(表4.1)。原生矿床均产于泥盆系地层,成矿受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复合控制,属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在大厂矿田,尚有表生成矿系列砂锡矿产出。

图4.1 广西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分布图

Ⅰ.丹池锡铜铅锌银锑汞成矿带;Ⅱ.桂北锡钨铜镍铅锌成矿带;Ⅲ.桂东北锡钨铜铅锌金银成矿带;Ⅳ.大明山钨铜金成矿带;Ⅴ.大瑶山铜铅锌金成矿带;Ⅵ.云开大山铅锌钨金成矿带;Ⅶ.西大明山铜铅锌银成矿带;Ⅷ.桂西金锑成矿带;Ⅸ.靖西-平果铝成矿带

表4.1 广西主要有色金属成矿带矿产储量统计表

图4.2 广西构造分区及深大断裂示意图

Ⅰ.桂中加里东地槽褶皱带;Ⅱ.桂南海西地槽褶皱带;Ⅲ.桂西印支地槽褶皱带;Ⅰ1.桂北隆起;Ⅰ2.柳州坳陷;Ⅰ3.桂东北过渡带;Ⅰ4.大瑶山隆起;Ⅰ5.云开隆起;Ⅲ1.都阳山隆起;Ⅲ2.右江坳陷;Ⅲ3.西大明山隆起;Ⅲ4.十万大山坳陷

①四堡断裂;②平垌岭断裂;③三江-融安断裂;④寿城断裂;⑤龙胜-永福断裂;⑥资源断裂;⑦陆川-岑溪断裂;⑧博白-梧州断裂;⑨灵山-藤县断裂;⑩峒中-小董断裂带;

高屏-新黑断裂;

凭祥-大黎断裂带;

荔浦断裂;

下雷-灵马断裂;

那坡断裂带;

右江断裂带;

田林-巴马断裂带;

南丹-昆仑关断裂带;

白石断裂;

栗木-马江断裂;

富川断裂;

桂林-来宾断裂带;

观音阁断裂带;

宜山-柳城断裂带

4.1.2.2 桂北锡钨铜镍铅锌成矿带

该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与桂北隆起区大致吻合。该区自远古代起长期处于隆起状态,造成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广泛出露。岩浆活动强烈,有四堡、雪峰、加里东、印支、燕山等多期活动。该成矿带以花岗岩成矿系列和基性-超基性岩成矿系列为主,成矿带边部泥盆系地层出露区分布有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

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锡、钨、铜、镍、钴、铅、锌、金等。根据成矿系列空间分布和控矿构造层的差异,该成矿带又可进一步分为四个次级成矿区(带),即九万大山-元宝山锡钨铜镍成矿区、北山-都川铅锌成矿区、龙胜-泗顶铅锌成矿带和越城岭-猫儿山锡钨成矿区。

4.1.2.3 桂东北锡钨铜铅锌金银成矿带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成矿带分布范围与桂东北过渡区大致吻合。主要金属矿产为锡、钨、金、银,其次是铜、铅、锌,其中锡、钨分别占广西总储量的21%和32%。

成矿带内广泛出露岩浆岩,以燕山期岩体分布最广,其次是加里东期,不同时期岩体在空间上常相伴产出。花岗岩成矿系列是该成矿带中最主要的成矿系列类型,其次为表生成矿系列和热卤水成矿系列。花岗岩成矿系列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有关,包括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20多处。表生成矿系列主要分布于平桂矿田,在花山和栗木也有砂锡矿分布,已探明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2处。热卤水成矿系列分布在矿带西侧外缘,典型矿床为老厂铅锌矿床。

4.1.2.4 大明山钨铜金成矿带

成矿带分布在大明山-昆仑关一带,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凤凰山-都阳山隆起区南东段,明显受南丹-昆仑关断裂带南东段制约。成矿带内岩浆岩广泛出露,有燕山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等多期岩浆活动。

该成矿带是广西主要的钨、铜成矿带之一,钨、铜分别占广西总储量的42%和27%,此外还产有金、钼、铋等。

该成矿带以花岗岩成矿系列和表生成矿系列为主,其中花岗岩成矿系列以大明山钨矿、两江铜矿和天马金矿为代表。表生成矿系列包括水台、镇圩和四镇等金矿床。

4.1.2.5 大瑶山铜铅锌金成矿带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瑶山隆起区及其边缘过渡带,并受大黎和桐木两条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控制。该成矿带金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三分之一,铅、锌、铜分别占广西总储量的10%左右,银和锡也有一定价值。根据矿床空间分布、矿种及成矿系列构成的差异,该成矿带又可分为三个次一级的成矿带,即大瑶山南缘金成矿带、大瑶山西侧铜铅锌成矿带和镇龙山-桂平金铜铅锌锡成矿带。

大瑶山南缘金成矿带沿大黎断裂带呈北东向展布,矿带西起三门、六岭金矿,向东经大黎银矿、桃花金矿至富裕、古袍、隆盛等金矿分布区。以花岗岩成矿系列为主,成矿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

大瑶山西侧铜铅锌成矿带分布于大瑶山隆起区西侧,并沿桐木断裂带呈近南北向展布。矿带北至海洋坪、崇当铜矿,南至古立、朋村铅锌矿,矿带延伸约150km。成矿与泥盆纪同生断裂活动和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属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

镇龙山-桂平金铜铅锌锡成矿带沿莲花山南缘呈北东向展布,主要由花岗岩成矿系列和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构成。花岗岩成矿系列包括凤凰岭铅锌矿和新民铜矿。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以锡基坑铅锌矿和六花铜矿为代表。

4.1.2.6 云开大山铅锌钨金成矿带

该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与云开隆起区吻合,北东向陆川-岑溪和博白-梧州两条深大断裂贯穿本区,下古生界基底地层发生不同程度变质作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发育。本区岩浆活动强烈,并以中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出露最广。

该成矿带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金、银、钨,目前已探明中型矿床四处,小型矿床三处。以佛子冲和东桃为代表的铅锌矿床产于志留系地层,矿床中仍保留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矿现象(杨斌等,2002),可归为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金山、中苏、望天洞等金(银)矿床产于加里东期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燕山期花岗岩和寒武系地层,属花岗岩成矿系列。

4.1.2.7 西大明山铜铅锌银成矿带

矿带西起德保钦甲铜多金属矿床,向东经长屯、渌井铅锌矿和凤凰山银矿,至吴圩铅锌矿。成矿带沿西大明山隆起区核部呈近东西向展布。

该成矿带由两个成矿系列构成,即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和热卤水成矿系列,前者以钦甲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后者包括长屯、渌井、吴圩铅锌矿和凤凰山银矿等。该成矿带探明铜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27%。凤凰山银矿是近年探明的一处大型银矿。

4.1.2.8 桂西金锑成矿带

该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右江坳陷区,区内广泛出露三叠系地层,在一些穹隆、背斜隆起地区,出露古生界地层。区域性的右江断裂带和田林-巴马断裂贯穿整个矿带,对矿带展布有明显控制作用。该成矿带分布范围较广,但矿床较分散,已知矿床主要围绕相对隆起区(穹隆或背斜)分布,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碎屑岩,次为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

该成矿带是广西最主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已探明大型金矿一处(金牙),中小型金、锑矿床五处。金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三分之一,锑占广西总储量的9%。目前尚未发现这些矿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证据,作者初步将其归为热卤水成矿系列。

4.1.2.9 靖西-平果铝成矿带

位于广西西部靖西-平果一带,是广西最重要的铝资源基地。该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大明山隆起区向右江坳陷区的过渡带上,呈近东西向展布。

该成矿带由地台型海相沉积系列和表生系列铝土矿构成,前者赋存于上二叠统地层,沉积环境为晚二叠世大明山-西大明山古平原北缘剥蚀区与沉积区的中间地带,赋矿层位具有海陆交替沉积特征。表生系列铝土矿形成于第四纪,由沉积系列铝土矿经风化剥蚀淋滤,有害组分硫同时被淋失,矿床就地残积或于岩溶洼地重新堆积而成,工业价值更高。该矿带已探明铝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95%以上。已探明大型矿床4处,中小型矿床1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