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很多思想家的言论和他的行动,以及他们弟子和信徒们关于他们言行的效仿,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和今天所谓的宗教比较相近了,只不过相比其他思想,道教在后世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化,让其更匹配现代宗教的特征,而更重要对全国影响更大的儒家则因为在全民化的过程中丧失了某些仪式感。
在古代这些思想家的言行其实更接近于宗教,比如墨家的代表墨子和他信徒们不仅有完整的教义,就连在着装上也独具风格,穿着统一的服装,到世界各地去传达兼爱非攻的思想,这和现代的很多宗教其实已经非常相近了。
而像道教这样的更具代表性的思想能够传到今天实属不易,我个人认为这与道教的核心教义相对消极、避世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他不想改变什么,不想推翻社会的统治,而只是在一旁静静地观看着这个世界。正是因为这样没有攻击性的思想内涵,才让道教没有被统治者的铁蹄踏过,而是安静的传教。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人喜欢上道教,因为他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想的那样什么事都无所谓,什么事都没关系,当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候,更多人会坚信儒家的积极努力,可是当一个社会相对稳定,道家的思想逐渐变得重要起来,没事待着,其实也挺好的。
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除了道教还有纵横家,阴阳家,墨家。
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实有挺多的,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兵家,道家,墨家,阴阳家
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除了道教之外,还有儒教、佛教。
像阴阳家、墨家等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