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来历是什么

2025-04-30 01:50: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有个传说:很久以前,鲁班教他的徒弟做圆台和方台,可徒弟怎么也做不圆、造不方。于是,去请教师傅。鲁班笑而不语,拿出两样东西给这个徒弟。过了一会儿,徒弟就做出两件十分像样的木制圆台和方台。原来那两样东西就是规和矩。规是圆规,用来画圆;矩相当于折尺,可画出直线和直角,量取长度。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来历。

回答2: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最早源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即使是像离娄那样精明的人,公输般那样技巧高超的人,如果不凭藉规和矩,也画不成方圆。这句话原本是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知道用“规”画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后来这句话成了广泛流传的谚语,被用来比喻没有规矩和准则,事情就无法做成或达到标准。

回答3: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意思是:“ 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示例:这样做有~的感觉这句俗语来自于孟子《离娄上》中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经过后人简缩,就只有今天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了

回答4:

)“无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