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天文台由徐家汇天文台第二任台长蔡尚质创立。
蔡尚质号思达,法国耶稣会司铎,天文学家。用两年时间测定长江沿岸50个城市的经纬度,并编制出版《扬子江上游地图集》。
佘山天文台地处西佘山之巅,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当年装备了“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
佘山工作站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佘山天文台,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为法国传教士所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也是我国天文研究中心之一。其天文望远镜是我国最早的一台,它为我国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天文资料。
近年在佘山天主堂西首又建造了一座天文观察台,内部安装有直径达164厘米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台中还有两架激光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直径156厘米的光学折射望远镜等先进仪器设备。浑天仪。
两座日晷分别用不锈钢和汉白玉制成,可以根据太阳的影线测定白天的时辰和春夏秋冬四季节气;是国内目前最新的日晷。建国以来,佘山天文台在天体运行及人造卫星定轨等方面取得了27项国家级的科研成果,是我国运用新技术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的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佘山天文台
佘山天文台地处西佘山之巅,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当年装备了“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