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南宋时期,整个国家版图大大缩小,即使北方金蒙元政权更迭,但南宋在军事实力上依旧处于较弱一方。特别蒙元兴起后,南宋在军事上根本无力与其抗衡,军事战略上也一直以防御为主。将星寥寥:自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后,虽然中后期涌现了虞允文、孟珙、王坚、余玠等名将,基本也是以守城御敌为主。
②南宋时期政治上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其中“外患”不仅要抵御北方女真、蒙古少数民族政权南下,同时西北还要防范西夏侵扰;“内忧”则是内部的农民起义。富庶阶层搜刮压榨及苛捐杂税加剧了统治者与农民间的矛盾,导致相继爆发了钟相杨幺、范汝为、晏梦彪等农民起义,其中以钟相杨幺声势规模为之最盛,起义时间亦持续有五年之久。
③自高宗以来,南宋君主只想偏安一隅,对敌媾和,再无心北伐。孝宗早期空有一腔热血,想收复河山,奈何大权仍在高宗手中,再加上朝中议和派占多数,孝宗亲政后,虽有几次小规模北伐,但无异于隔靴搔痒,再后来孝宗的北伐之心也消磨殆尽。之后的“开禧北伐”虽是“主战派”主导,但因宰相韩侂胄急功近利且作战准备不足、将帅乏人等原因失败,“端平入洛”大败于蒙古,实力锐减,使得灭金后积累士气和信心也再遭重挫。
④南宋的统治阶级贪图享乐,南方地产丰富,土地肥沃。完全可以供给上层贵族的花费,北归之心也渐渐消灭。
望采纳 谢谢~~
不是不北上,高宗北伐时就不说,孝宗隆兴北伐,宁宗开禧北伐,理宗联蒙灭金,端平入洛
因为那时南宋军队醉生梦死,那还能想得到原宋朝百姓在金人那儿被折磨的死去活来,还有南宋军队太弱小、懦弱,所以收不了失地!
没那个实力,宁宗开禧北伐,理宗端平入洛,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