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建立审计组内分权制约、绩效考评机制。对于每一个具体审计事项,要由两名或两名以上审计人员共同进行调查、询问、笔录,主审和各级小组长还要审核把关。对审计人员进行绩效考评。由多名了解被评估者的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对被评估者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
实行审计实务导师制。加强对外聘人员的管理。
3.项目现场的过程管理。
进行进度管理,制发“审计工作联系单”,该单连续编号,一式三份,主审签发,被审计单位签收,审计组留一份,被审计单位领取两份,用于在被审计单位不同部门间协调。制作“审计进度横道图”,挂在墙上,将每个审计人员比作不同的工序,用直线置于同一起点,用直线的不同长度代表不同工序的进度,可以直观地反映工作进展。
要求被审计单位填列“资料交接表”。对于资料数量要逐项核对登记,双方盖章确认。实行双向承诺,即由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组长分别对各自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审计纪律做出书面承诺。
要高度重视非财务信息。敢于揭露和查处问题。对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一定要弄清来龙去脉。必须集体审定重大事项。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要安排具有审计执法资格的人员或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取证;严格遵守取证程序;要走访基层,逐项核实,取证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计算机筛选的重要审计事项的结果要通过充分的现场核实程序加以证实。
OA与AO要按时交互,审计组上传的内容要完整,有关领导要及时批复上传的数据包。这两项工作都要在OA和AO系统中留下可供检查考核的痕迹。
所有在审计现场从事组织、管理、协调的审计组组长、副组长,都应记审计日记。
重要审计事项在工作底稿中都要有反映。经审计没有发现问题的,可编制没有发现问题的底稿,在档案中列入备查类中,并在底稿汇总表中有说明。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不仅都要取证,而且都要编制底稿。
应以“工作量核对表”的书面形式记录阶段性审计结果,经过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
实行审计查证日报告制度。主审每天要择机召开碰头会,掌握当日审计的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