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锂采血管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样中的应用

2025-02-25 17:48: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3,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常用其钠、钾、锂盐,100~125U/mg可使5~10mL血液不凝固。肝素是一种极佳的抗凝剂,对血液成分干扰少,不引起溶血,适于做生化测定[1]。这对于日常的临床检验工作,尤其是在急诊抢救中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抗凝标本可以直接进行离心,不需要预孵育,可以节省不少时间,这样就可为尽快向临床提供检验结果,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传统理论认为,肝素抗凝血浆对生化检测大都没有什么影响,但事实上,工作中作者发现有些项目是有影响的,为此采取了同一样本不同添加物的2份标本共20份进行电解质测定的比较,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样本来源于本院门诊体检者。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AC9801电解质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1.3 步骤 分别用肝素锂真空采血管和不添加任何抗凝剂的普通采血管采集20人份共40份标本,10min后以转速4000r/min离心5min(TDZ5‐WS离心机,长沙湘智离心机有限公
司提供),分别在AC9801上检测同一患者的2份标本,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20人份的双份样本进行电解质测定,从表1可以看出,肝素锂抗凝血浆所测定的电解质结果与不抗凝血清相比,血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和血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素抗凝血浆与不加抗凝剂的血清测定电解质相比,肝素对血钠、血氯测定无影响,这与秦丽华[2]所报道的肝素对血钠测定有极显著差异影响有所不同,造成这种同样实验却得出不同结果的原因需通过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而对血钾而言,二者差异在0.30mmol/L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建琼等[3]报道的血浆钾与血清钾的差异达0.38mmol/L一致。说明肝素锂抗凝血对电解质测定中钾水平有明显影响。从原因分析来看,这可能是肝素与钾生成肝素钾,影响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的测定,致使血钾偏低,同时对血清标本而言,由于血液在凝固过程中血小板被破坏,血小板内钾离子(其浓度远远大于血浆钾)释放入血,使血清钾高于血浆钾,且增高幅度与血小板数呈正相关。有报道表明,血小板每增加100×109/L,血清钾浓度比血浆钾浓度高约0.15~0.18mmol/L[4‐6]。因而目前有种观点认为,血清钾由于在血液凝固后,在分离血清的过程中,由于血小板的破碎原因不能准确反映机体内钾的真实水平,建议用血浆钾代替血清钾的测定[7]。但作者根据日常的临床工作经验认为,虽然有血小板破坏的影响,但血清钾仍然优于血浆钾的测定,主要在于血清钾没有肝素的影响,且国内常规生化检验分析普遍采用血清作为标本,现有的参考值大都来源于血清,虽然血清不一定是可靠的参考体系[8]。如果以血浆钾来报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