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中关于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指南就明确指出:“暴露于啮齿动物、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专门的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 也就是说,被兔咬伤后通常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兔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很小,特别是在非疫区被兔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事实上迄今全世界(包括中国)尚无一例有确切证据的因被兔咬伤而引发人患狂犬病的病例报告。
传播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野生食肉动物(也包括家犬和猫)。当兔被患狂犬病的大型食肉动物攻击时,通常会被吃掉,能受伤又存活下来并发病的可能性很小。兔群之间没有肉食动物那样撕咬打斗的习惯,因此不会经唾液传播狂犬病。
兔在人工实验中感染狂犬病病毒后,通常发展成麻痹型狂犬病。受感染的兔通常在3-4天内死亡。兔的麻痹型狂犬病主要表现为头部震颤、后肢动作不协调、逐渐瘫痪等,它的攻击性反而降低,所以不易将狂犬病传播给人。
综上所述,被兔子咬伤是不需要打狂犬疫苗的。家养的兔子很少接触传染源,是绝对不会传播狂犬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