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并不意味着失去什么?

2025-04-16 12:02: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一个集市上有一个傻乞丐,他经常成为人们取笑的对象,因为如果你把十元钱和一角钱放到两个手掌上,他一定会挑面值小的拿。而且这个试验屡试不爽,每次乞丐都拿那个面值小的。于是人们就经常用这个方法逗弄他,寻开心。

后来,一个好心人就偷偷地问那个乞丐:“难道你真的分辨不出来哪个面值大吗?”乞丐微微地笑着说:“如果我拿了那个大面值的,你下次还会和我做这种游戏吗?”是的,到底是无数个一角钱多,还是一个十元钱多呢?看来乞丐并不是真傻。

而生活中却常常有一些自认为很聪明的人,他们觉得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谁要是选择了小面额的钞票谁就是傻瓜。于是社会上就充斥了这样一种现象,人际关系一次用完,做生意一次赚足,然后就再也没有来往,理由很简单,他们选择了那张大面额的钞票,也把这种关系一次耗尽,自然就没有下次了。正是这种贪婪地索取,使得他周围的人渐渐地疏远了他。

控制自己的贪婪,不过分计较得失的多少,你才会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畅游无阻。而舍弃并不意味着我们将失去,相反,正是因为舍弃,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被苏联打败,匆忙地从苏联撤走了。一位农夫和一个商人在一片狼藉中寻找财物,不久,他们就发现了一大堆没有被烧焦的羊毛,于是两个人各分了一半扛在肩上。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很多布匹,农夫将沉重的羊毛卸掉,挑了些较好的自己能扛得动的布匹,而贪婪的商人则将农夫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都捡起压在了肩头,太过沉重的压力使得他气喘吁吁,行动缓慢。又走了一段路,他们又发现了很多贵重的银质餐具,农夫将布匹全都丢掉,捡了一些较好的银器背上,轻快地回家了,而商人却因为背负了太多的羊毛和布匹,再也无法弯下腰继续捡银器了。

后来,天下起了大雨,商人背上的羊毛和布匹淋了雨,变得更沉重了。他精疲力竭,又冷又饿,最后摔倒在又湿又滑的路上。早早就回到了家里的农夫,变卖了银器以后,生活渐渐富足起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了,于是一些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住上了楼房想着别墅,开上了轿车想着跑车,天天进出酒楼还觉得不够档次,要顿顿鱼翅燕窝。追求物质生活的质量并没有错,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可以有一定的提高,就像那个农夫一样。但是千万不可效仿那位贪婪的商人,面对种种诱惑,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得到,最终的结果会是为这种贪婪所累而什么都享受不到,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超出能力范围的追求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