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鸡维生素E缺乏症?

2025-05-04 22:13: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是保持动物健康,提高生产力和繁殖力的重要营养物质。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颗粒谷物中,如小麦、玉米、黄豆等。如长期饲喂缺乏维生素E的饲料或维生素E遭到破坏的饲料,就可诱发本病。

本病多发生于雏鸡和育成鸡。成年鸡缺乏维生素E时,一般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产蛋鸡产蛋基本正常,公鸡往往睾丸缩小,表现为性欲不强,精液中精子数目减少,甚至无精子,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都降低,孵化时胚胎死亡较多。雏鸡维生素E缺乏时主要表现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白肌病三种类型。

(1)脑软化症 一般发生在2~4周龄前后的幼鸡。表现共济失调,两脚痉挛,头向后方或向下方挛缩,有时向侧方扭转,丧失平衡,边拍翅,边向后仰倒,或向前冲,最后痉挛衰弱而亡。

(2)渗出性素质 一般发生在3~8周龄的鸡,除缺乏维生素E外,与缺硒也有一定的关系。病鸡表现头、颈、胸及大腿内侧出现皮下水肿,水肿部位颜色发青或呈蓝绿色。有的病鸡由于腹部皮下液体积聚,致使雏鸡运动困难,站立时两肢分叉距离加大。穿刺皮肤,常流出一种蓝绿色粘性液体。

(3)肌营养不良(白肌病)一般多发生在1月龄前后的雏鸡。病雏主要表现为消瘦、衰弱,行走无力,生长发育不良,陆续死亡。剖检可见全身肌肉营养不良,尤其是胸肌和腿肌的肌纤维呈淡白色条纹状。

【防治措施】

(1)为了预防维生素E缺乏,平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其抗病力,并于饲料中增加青绿饲料和带谷皮的籽实饲料,或定期喂给大麦芽、谷芽、中药黄芪和植物油等富含维生素的饲料。

(2)治疗时,对于患有脑软化症的病雏,可每天口服维生素E5单位,连用3~4天;对于患有渗出性素质及白肌病的病雏,可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20单位(或植物油5克)、亚硒酸钠0.2毫克、蛋氨酸2~3克,连用2~4周。对于成年病鸡,可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10~20单位,或植物油5克,或大麦芽30~50克,连用2~4周,并酌情饲喂青料。

回答2: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与动物的生殖功能有关,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保持某些细胞膜不被氧化破坏,可增加体液免疫反应,维持肌肉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时能引起鸡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和白肌病。

(1)病因饲料中多种维生素添加量少或多维素质量差,未添加青绿饲料。饲料储存时间过长,特别是豆粕等。由于籽实饲料富含维生素E,但一般条件下保存6个月,维生素E就会损失30%~50%。饲料受到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使维生素E受到破坏。饲料中缺硒,需要较多的维生素E去补偿,导致维生素E的缺乏。(2)症状与剖检病变雏鸡脑软化症,主要发生在15~30日龄之间,病雏呈现共济失调,头向后或向下挛缩,有时向一侧扭转,步态不稳,时而向前或向侧面冲去,两腿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翅膀和腿发生不完全麻痹,最后衰竭死亡。剖检主要病变在小脑,小脑发生软化和肿胀,脑膜水肿,小脑表面常见有散在的出血点,有时有血栓坏死。小鸡的渗出性素质,是雏鸡或育成鸡因维生素E和硒同时缺乏而引起。其特征症状是颈、胸部皮下组织水肿,呈现紫红或灰绿色,腹部下蓄积大量液体,致使病鸡站立时两腿远远叉开。剪开皮肤时,流出一种淡蓝绿色黏性液体,胸部和腿部肌肉及肠壁有出血斑点,心包积液,心脏扩张。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病)。幼鸡缺乏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和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等可发生白肌病。病鸡胸肌、骨骼肌和心肌等肌肉苍白贫血,并有灰白色条纹。(3)防治雏鸡脑软化症。每只鸡每天一次口服5国际单位维生素E,连服3~5天,饲料中添加1~2克维生素E粉。对渗出性素质症,除用维生素E外,还应补充硒制剂,每千克饲料0.05~0.1毫克。发生白肌病时,应补充含硫氨基酸,每千克饲料2~3克,连用2周。防止饲料存放时间过长,配制饲料应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