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州浅滩淤泥软基的P-S-t曲线、分层沉降过程曲线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阶梯状特征。最大累计监测沉降量达 447.9 cm,最小值为170.2 cm,平均为311.9 cm。地基各土层压缩率基本在0.005~0.268之间,淤泥层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塑料排水板处理区,其中淤泥表层4~8m范围内的土层压缩率最大。而最大水平位移基本发生在标高-9.5~-9.9m的位置,最大位移值为14.9~26.3cm。初始孔隙水压力的观测结果表明,温州浅滩原始天然地基基本属于正常固结的软黏土地基,其累积孔压—累积荷载曲线的斜率、分级加载孔压系数—累积荷载曲线呈现出明显的三个变化阶段。
2)利用求解孔隙水压力的Barron解的变换形式(将点孔隙水压力换算成平均孔隙水压力),计算得到的地基平均应力固结度结果表明,在路堤中心轴线处,随着淤泥深度增加,平均固结度减小,土层固结效果减弱。在标高-2~-10m范围内,土层固结情况很好,平均固结度基本达到90%以上;在标高-10m 以下,土层固结度递减较快,在塑料排水板处理范围内,固结度达30%以上,而排水板处理区以下,固结度仅有 10%~30%。
3)根据室内试验数据利用时间平方根法推求的软土固结系数的统计结果表明:淤泥固结系数的大小随荷载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荷载条件下,均有Cv<Ch,且满足Ch=(1.04~1.27)Cv,平均为Ch≈1.18Cv。淤泥的固结系数Cv(Ch)和荷载P 分别取对数后得到的双对数图(lnCv-lnP或 lnCh-lnP)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在先期固结压力的前后分为两段。
4)采用地基土层平均固结度的Carrillo解+指数曲线配合法+实测沉降过程曲线对温州浅滩淤泥土层在荷载P≈200kPa时的平均固结系数Cv、Ch进行反演分析,反演值大于室内试验数据推算值,且Cv(反演值)≈1.4 3Cv(试验值),Ch(反演值)≈1.3 5Ch(试验值)。而且利用实测沉降资料反演的固结系数的变异性较小,试验推算值之间却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利用反演值可以对设计参数进行修正。
5)在现有门田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改进的门田法”,改进的门田法可以同时考虑地基的竖向和径向排水固结问题,同时求出地基土层的竖向和径向固结系数(Cv和Ch),而且可以对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平均固结系数进行反演分析。